搜索
 

盛开在湘江源头的职教奇葩——蓝山县职业中专发展概况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县职业中专苹果教育培训中心

□王运忠 王国安 周作虬

蓝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县唯一一所由县人民政府举办的省示范性职业中专。学校占地面积280亩,现有教职员工240人,一、二年级在校学生3225人。2010年秋,蓝山在全省率先实施“9+3”免费职教模式,推行“读书不要钱,就业有保障”的惠民政策。学校乘势而上,当年招生人数迅速突破1000人大关,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校生人数由原来的不足1000人迅速增长到3000多人。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有效整合县内职教资源,实现了蓝山职业教育由规模扩大到内涵提升的跨越式发展,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造成了广泛的影响,《中国教师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相继对我县的职业中专进行了报道。

学校2013年被授予“湖南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永州市教育局评为“职业学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学校连续三年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乘政策东风,做大职教规模

2010年秋,我县在全省率先实施“9+3”免费职教模式,让县财政为发展职业教育买单,全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对县职业中专学生,在确保每年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县财政还另拨付每生每年2400元用于支付学生学费实施免费教育,并在学生入学时签订就业合同,毕业后凡自愿到本地就业的,县职教中心保证为每位中职毕业生对口安排工作,保证月工资1200元以上,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读书不要钱,就业有保障”,这一政策推行后,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幅增强,学校借免费政策的东风,乘势而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刮起了大兴职业教育的春风,形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招生实现了历史性大突破。当年招收新生1047人,是2009年的2.7倍,2011年1173人,2012年1470人,2013年招生人数达到1560人,职业中专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普通高中招生人数200人,在蓝山这个每年只有不到3500个初中毕业生的县区,创造了职业教育招生的奇迹,普职分流比和普职招生比均突破1:1,开创了“东西南北中,争着上职中”的可喜局面。职业中专招生难的瓶颈得以打破,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学校提出新的挑战。2012年初,学校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持,将与县职业中专一墙之隔的投资近4000万元新建的县四中合并进来。通过整合,我县“大职教”的格局基本形成,职业中专校园面积达到280亩,校舍建筑面积达8.2万平方米,在办学规模上和办学条件上迅速步入全省县级职业中专的先进行列。2010年以来,学校借全国上下重视职业教育的“东风”,主动出击,多方筹资,共争取到近2000万元资金用于学校基础建设。一是向上争取了6个“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资金700万元;二是争取县财政每年144万元的职教专项资金4年共576万元;三是充分利用县职教中心这一平台,向成员单位筹资720万元。学校利用这些资金先后完成了实训大楼、校园景观和校园信息化建设,添置了600多万元实训设备,装备了38个专业实训室,创建了两个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幼儿园和平面广告实训中心。在省市组织的专业评估中,学校开设的9个专业全部合格,其中模具、电子、汽修三个专业的实训条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经报请县政府同意,目前,学校正着力在校内新建一栋集职业培训和校办实习工厂功能于一体,计划投资850万元,建筑面积6000㎡的创业培训大楼。该项目建成后,县内所有的培训项目和培训单位都将集中在一起,能更有效地整合全县的职教资源,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

加强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为有效对接服务本地企业,蓝山县职业中专在专业设置上,以“着眼湘南、对接产业、服务发展”为指导,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认真分析市场,及时调整专业。将模具、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维护、机电、汽修等一些适应我县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打造为特色专业,不断提升所设专业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将学校东校区并校后留下来的普高学生有步骤地过渡为职高对口专业学生,按照“有一技之长,可发家致富;有生活技能,可走遍天下”培养思路,增开礼仪、烹饪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从2013年开始尝试开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与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了“苹果班”,采取“2+3”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校读完两年职高后直接升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接受3年的高职专科教育,打通了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后想继续升学的“天花板”,为学生今后实现高品质就业创造条件;苹果班2013年首次招生51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为中职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办学模式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从职业中专的招生现实看,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占相当大比例,他们厌学、自卑、消极。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从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对新入学的学生先从文明习惯养成、如何成为一个文明学生出发,按照“行为文明、体格强健、技术精湛、思维创新”的办学目标,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开设礼仪课、班会活动、平常训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改变了学生过去不文明的一些行为习惯,校园内打架斗殴的现象没有了、讲脏话痞话的人少了、乱丢乱扔的现象少了、见了老师主动问好的学生多了,校园内形成了文明向上的校风。一个学生教育的失败对一个学校来说也许是一件小事,但对于一个家庭却是他们的全部,所以转化一名所谓的“双差生”、后进生,就是拯救一个家庭,转化一批后进生就是一件于社会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近年来,学校扎扎实实抓学生管理,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成为一位行为文明、有一门安身立命本领的一代新人,学校实施的是一项惠及广大民众、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学校健全完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专业组经费包干制和校办经济实体专业组自主管理制等系列内部管理,以制度管人,实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品牌的目标。同时,采取“编制管理、学校招聘、财政预算、经费包干、年终审计”的措施,解决职业中专专业课教师自主招聘的问题,助推特色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的开设。同时,采取选送教师到大学进修、进企业锻炼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整合资源,服务产业发展2012年,蓝山县职教中心顺利入围湖南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为了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的作用,作为职教中心主体办学单位的县职业中专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各类职业培训的资金、设备、师资都完全整合到职教中心。通过整合资源,握指成拳,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2009年以来,职教中心完成各类培训3万余人,为园区提供了近万名优秀技术人才,为全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广大的农民通过职教中心的短期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顺利地实现了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型,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职教发展”的“三赢”目标,在省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职教中心的工作得到了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周强、常务副省长郭开朗、永州市委书记张硕辅等领导的充分肯定;2012年湖南省职教工作会上,蓝山职教中心的办学经验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职业教育的发展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科学准确的定位,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瞻远瞩,全体职教工作者坚定执着的信念,共同催开了这朵姹紫嫣红的职教奇葩。乘着改革的东风,愿这朵盛开在湘江源头的职教奇葩开得更艳、开得更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