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坚持执政为民理念深入贯彻群众路线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张明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路线事关干部作风,体现党委政府形象,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是畅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由途径,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和中华民族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党的历史经验证明,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必须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执行,群众路线要落到实处,收到真正实效,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理念,使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人生、价值、历史的认识和看法,就执政党和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世界观的核心是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如何运用和行使权力的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执政实践和工作当中。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一些脱离群众问题和腐败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部分人在世界观上发生了偏差,颠倒了与人民群众的主仆位置,在自己和人民群众之间树起一道藩篱,不能正确对待运用手中权力,把从政作为谋生手段,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群众观念和执政为民意识,提高各级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是实践群众路线的前提条件和现实需要,必须把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和群众观的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群众践线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紧抓好。二、坚持科学执政方法,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科学执政,就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建国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扬了紧密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也有过一些惨痛的教训。比如,建国之初为尽快实现共产主义,实施大跃进,大办公共食堂,导致出现三年大饥荒,好心办成了坏事。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在于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没有按照科学执政方法来治理社会,使得执行群众路线发生偏差,误入歧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遵循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让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实践证明,只有科学执政,经济社会有了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群众路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三、坚持以人为本导向,是贯彻群众践线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贯彻群众路线,就是要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维护得好坏与否,这是检验执行群众路线的唯心标准。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树立民本意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民为贵,社稷次之”,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必须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到最高位置;其次,要强化为民意识,“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做决策,办事情,心里要装着群众,想着群众,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实现群众利益来开展;再次,要增强敬民意识,就要尊敬民意,善于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群众有了怨意,要及时疏导和化解,有了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作者系市农机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