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风劲吹铿锵行——零陵区发展园区经济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纪实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5年前,这里是一片贫瘠的山地,蒿草丛生;而今,一排排标准厂房高高矗立,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宜工宜商宜居的城市新区呼之欲出……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在英雄浩气弥漫的零陵古战场,在如火如荼的现代经济圣战中,零陵区上下拧成一股绳,群策群力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不断实施工业强区富民战略,全力提升零陵的区域竞争力。

凤凰涅槃,工业突围。5年来,零陵工业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20亿元,园区可开发区域近10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60万平方米,引进入园各类企业100余家,预计今年园区可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20亿元。5年来,零陵工业园先后被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经信委等六部门评为“湖南最具投资潜力园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零陵工业园的崛起,见证了零陵区大手笔书写推进新型工业化这篇时代命题的华丽乐章,也是我市阔步迈上新型工业化的一个缩影。

打造园区发展新常态

零陵虽然历史悠久,人文厚重,但长期以来,工业却是该区的一块“软肋”。“无工不强”像一根针刺,一片麦芒深深扎在零陵区决策者身上,他们时刻绷紧思考的神经,积极寻找工业图腾的新路径。“零陵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建园区、创名城’的总要求,始终把园区开发建设作为全区两项重点工作抓手之一,全力推进。”区委书记严兴德上任伊始在研究全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时语重心长地说。

有了这样的远见和卓识,园区发展新常态新机制迅速形成。区委、区政府把园区建设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摆在全区工作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和主抓园区建设,不定期亲自带领区委办、政府办和区作风办工作人员督查工作落实,现场办公协调矛盾,解决建设难题。坚持“向体制要活力、向机制要效率”,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赋予园区相应管理权限,强化职能、事权统一、封闭运行,推进园区的有效开发、建设及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和“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园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坚持政策向园区倾斜,资金向园区投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园区发展的十条措施》和打造“无费园区”若干政策,对入园企业实行挂牌重点保护,设立

“经济110”,严禁对入园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四乱”行为,严厉打击强揽工程、强行阻工、强装强卸“三强”行为。

树立园区发展新理念

零陵工业园创建于1998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初具雏形。但怎样推动园区向高层次发展,抢占新型工业的制高点?历史性地又摆在了零陵区委、区政府决策者面前。

“‘思路决定出路。’零陵工业要有大发展、大作为,必须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实际,大胆创新,不断改革,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勇气和毅力加速园区建设。”零陵区委副书记、区长唐烨信心满满地说。

新一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通过广泛调研、向先进工业园区取经,及时提出了“工业新城、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十二字园区发展新理念、新方向、新目标。

号角嘹亮,步履铿锵。

工业新城初具雏形。2009年以来,零陵工业园通过强力投入突出河西工业区平台建设,依托洛湛铁路、322国道过境园区,建设与之相连的总计达16公里长的园区主次道路;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让沿海产业转移项目入驻后第一时间有场地进行先期“嫁接”,全力扶持、孵化一批中小型企业。目前,园区开发区域近10平方公里,入园规模企业已达39家,其中,新入园投资过亿元企业6家,同比增长100%,新开工项目18个,合同总投资额约31亿元。

城市新区初放异彩。按照“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园区,聘请专家对原规划进行总体修编,将萍洲工业区调整为城市综合用地进行开发,大力实施“扩园西进”战略,形成河西工业区和珠山工业区“一园两区”发展格局。高标准建设园区,采取银行贷、民间融、财政挤等筹资方式,今年以来先后筹措资金5亿元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工建设了融城市交通及景观功能于一体的瑞翔大道以及潇湘大道、工业大道、德榜路、五里堆路、车站路等“两纵四横”计16公里的主次干道,实现园区道路与市政道路相连、路网相融,拉开了河西工业新城10平方公里的开发框架。着力突出教育、卫生、交通、住宅小区等城市功能的完善,修建火车站大型标志性广场、将永州市工商职业中专纳入园区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建设五里堆小学以及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开发火车站片区高档住宅小区、新建多处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公租房等等。

产城融合初现成效。行走工业园区,可以看到,产业项目已从最初的无序落户向分类发展转变,从简单集中向产业集聚转变。在珠山工业区,以锰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规划锰产业专业园区,进驻了东湘、鑫城、荣华等投资超2亿元以上的大型锰冶炼企业,打造百亿绿色锰产业的要素已经形成。在河西工业区,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规划了以锰资源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区,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瑞翔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列入省重点调度项目,一期已投产达效。以高端电子产品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新建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厂房6万平方米,已落户深圳金茂展微电机、台湾光塑、三甲电子、德福隆电子、崧顺电子等企业5家。以古典红木和唐人神集团为重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了湘大骆驼、福源古典红木家私、异蛇科技等一批特色产业。以中成药制造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引进培育了时代阳光、敬和堂、永靛中药等骨干企业。今年新入园企业共完成投资16.6亿元,预计年内园区规模企业将发展到5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

改善园区服务大环境

如果说园区平台的大建设只是为项目落户筑了一个巢的话,那么园区服务环境的大改善是为项目提供了“生根、发芽”急需的营养。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对入园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和“一站式”办公。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园区企业(项目)全程代办中心,对企业和项目建设须办理的各类手续实行全程代办服务。二是细化服务举措。坚持“以人为本”和“变管理为服务”的理念,推行马上服务、跑步服务、满意服务,形成区四大家班子、乡镇部门、园区管委会立体型服务网络,实现由被动向主动、事后向事前、阶段向全程服务的转变。三是强化责任追究。为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区里出台一系列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今年以来,对5个单位11人因征地拆迁等工作不力进行了问责。由于责任到位,仅8月份就拆迁房屋60栋、1.8万平方米,没有出现一起上访事件。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项目是园区的灵魂。为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能做大”的目标,零陵区委、区政府不遗余力推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招商,协调工业园区和区商务局大力推进园区“产业链招商”、“园中园”招商,实行招商引资责任制,对签约项目,零陵区把前期工作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促其早日开工,对在建项目,指定项目责任人或成立协调服务小组,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园区则始终坚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紧紧咬住招商引资牛鼻子不放松,始终把特色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立足点和生命力,着力提升锰精深加工、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新兴产业。今年1-9月,园区共引进投资过亿元企业10家,其中高新电子信息产业企业6家,为园区提出的打造“湘南地区先进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破解用工难题。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努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实行了“帮扶与奖励”的政府支持就业模式,由政府主导,将招工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办事处)和有关部门,并按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补助和奖励。充分利用电视、网站、短信、中介机构等平台大力加强招工宣传。结合零陵区实际,统一拟定了“工作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具有鲜明主题的招工宣传口号,受到广大返乡打工和再就业人员的好评。由政府牵头,积极为企业召开专场招聘会,并由政府补贴对招聘员工实行带薪培训。今年以来共为企业解决用工4000余人。同时,大力完善园区市政和生活配套设施,开通了园区公交线路班车,新建园区公租房10栋、1686套,为企业员工创造了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人才招得进、留得住。

挺起工业脊梁,助力区域发展。零陵区的目标是,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到2017年,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在2012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建成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技工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上交税金10亿元以上,主导产业聚集度达60%以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