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静)跌,跌,跌……今年以来,“二师兄”的身价一路下跌。价贱伤农,我市的生猪养殖户此刻正经历近几年来最难熬的“寒冬”。
现象:超市促销肉一斤才6块多
5月5日,记者走访了冷水滩城区部分菜市场和超市发现,普通鲜猪肉零售价格为每斤8元左右,部分超市的特价猪肉只要6块多,卖猪肉的摊位显得十分冷清。
在黄泥井农贸市场鲜肉销售区,摊主刘老板的眼睛时刻扫向过往买菜的市民,看到有人留意他的案板,他立马殷勤地招呼:“前腿肉要吗?可以便宜点给你。”
“尽管猪肉价格一直在跌,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反而是肉价贵的时候卖得上价,现在的利润也低了很多。”说起现在的猪肉价,刘老板告诉记者,市场十几个摊位上价格并不完全统一,各家进的猪肉质量参差不齐,肉价自然也会有些区别,遇到能砍价的顾客他还得平价卖。
“本想着猪肉价格降了生意能好点,谁知道来买肉的人还是不多。”梅湾菜市场一家肉店老板无奈地说,年前猪肉价每斤12块多,现在每斤8块,要是客人买得多,7元一斤也卖。
与菜场相比,大型超市由于进货渠道不同、进货量大,以及经常搞促销等原因,猪肉价格更便宜。
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零陵中路的步步高超市,这里的猪肉价格已低至6.98元一斤,猪肉专柜店员告诉记者,买猪肉的顾客太少,超市做了促销,但效果不是很好。
在金水湾超市,记者看到,这里特价的一刀切腿肉每斤只需6.58元。“现在肉和小菜价格差不多了。”正在挑菜的一名市民笑称,贵的蔬菜一斤也要五六元,吃肉比吃蔬菜划算。
影响:卖头猪至少亏三四百
“唉,价格要是再跌下去,我真是不敢养猪了。每卖一头猪就亏三四百元,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昨日,祁阳县观音滩镇某养猪场场长宋柯俊面对记者,眉头紧锁。从2007年开始养猪的他,虽然前几年也遇到过价格波动,但今年的价格是近3年来最低的一次。目前,他的养猪场生猪存栏量近1100头,仅为去年的一半。
宋柯俊告诉记者,养猪其实是一份很费神的事情,猪一日三餐少不了,喂食得起早贪黑,还要时刻注意猪是否健康,冬天安装保温箱,
夏天开启降温设备,事无巨细。
想到辛辛苦苦劳动半年,到了出货时还得赔钱,感觉有点寒心。附近好几家小型养猪场,由于肉价太低,资金周转不开,纷纷清理存栏关了门。
宋柯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的养猪场生猪出栏价格在14.6元/公斤左右才能保本,按照现在的出栏价格计算,每出售一头肥猪,亏损额在300-400元。为了减少损失,只有缩小规模。3月份,猪场宰杀母猪80多头,出售价格为6.0元/公斤,母猪亏损在1000元/头以上。今年1月份到目前,猪场亏损已经近30万元。
近期,国家统计局永州调查队对全市部分生猪养殖规模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我市生猪养殖规模户全部出现亏损。据测算,一头重约110公斤的肥猪,成本在1639元左右,单位成本为14.9元/公斤左右。1至3月份,平均亏损分别在187元/头、297元/头、363元/头左右。按照1月1日的肥猪出栏价格15.5元/公斤计算,养殖利润为盈利66元/头;按照3月底的生猪出栏价格10.4元/公斤计算,养殖利润为亏损495元。
原因:养殖过剩,供大于求
生猪价格为何持续走低?永州国调队有关人士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不平衡。
今年以来,我市的生猪存栏量较大,特别是春节前后大猪集中一起上市,养殖户急于抛售,引起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城乡居民家庭普遍储备腊肉,居民日常消费猪肉减少,市场消费需求动力不足。据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生猪养殖规模户(存栏400头以上的户)和非农单位,今年第一季度末生猪存栏量比上季度末减少1.91万头,下降1.8%。生猪出栏量比上季度增加2.94万头,上升5.58%。
此外,猪肉集中采购量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到餐饮、酒店等行业对猪肉需求不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