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林)金秋时节的潇湘大地,丹桂飘香,硕果满枝。9月26日,在考察学习安徽合肥、安庆、马鞍山及湖北武汉等地的成功经验后,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拉开序幕。市委书记陈文浩,市领导唐松成、高建华、唐定、易佳良、蒋善生、颜海林、唐能武、罗双全以及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现场会。
会议为期三天,与会人员将现场参观11个县区和永州经济开发区的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园区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全市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江华:以商招商引大项
以资源换产业
今年以来,江华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突出以商招商,引进了东莞市天宇投资公司共同建设上市企业孵化园,形成了招商引资的“羊群效应”。引进的凯盈科技是全球首个自主研发、生产、销售控电防火模组制造商,规划五年后年产能达50亿元以上。引进的九恒集团在江华县打造全球最大的物流条码生产基地和空气能生产基地。
“这三个项目5年之内可达到年产值50亿元。”江华九恒集团总经理尹建平告诉记者。
江华县坚持“以资源换产业”,用最好的资源来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确保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稀土、风能等产业已经形成。引进中国五矿、山东正海磁材与中国稀土强强联合,联手打造百亿稀土产业链。其中正海磁材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能达30亿元。
江永:突出绿色生态
培育园区产业
江永县依托良好的政策优势、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园区。目前园区已聚集祥瑞科技、华鑫粉体等项目26个。今年4月,江永县生物质天然气项目落户园区,年底可完成投资1.1亿元并正式投产。
“江永最适合做绿色天然气项目。这里一年四季有用不完的可再生资源。春天有烤烟秆,秋天有玉米秆和稻草,冬天有菌渣,还有蛮草,还有农民的木柴。”江永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建说。
道县:完善产业链条
做大电子集群
今年来,道县不断做大做实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仅电子信息产业园核心区已形成以晶辰电子电源制造为龙头,晶石电子、双木林电子等电子元件制造的产业链。今年总投资1.2亿元三湘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投产,项目总投资3.6亿元的广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设。
“道县三湘源于今年3月建产,8月投入生产,共建设了12条变压器生产和周边产品的生产线,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达效的预期目标。”该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说。
作为湖南省首批27个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之一的道县工业集中区,目前已引进落户规模以上企业79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轻纺制鞋、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等四大支柱产业,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蓝山: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科学发展
今年来,蓝山县委、县政府以县城扩容提质突破口、新型工业化主战场、经济发展增长极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整个工业园区总规划30平方公里,5年内新建产业新区8平方公里,涵盖加工贸易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华侨产业园、生态石材工业园、循环冶炼产业园5个功能区。整个产业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5亿元,产值可达200亿元。必达电子总投资2.2亿元,新开发的LED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宁远: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宁远县坚持以园区和项目建设总揽经济工作全局,推动政策向园区倾斜、资源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聚集,园区经济发展迅速。今年1至8月,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0.6亿元、10.6亿元,同比增长18.6%和15.8%。
宁远榕达钢业技改项目是县委、县政府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重点包装的工业项目,总投资3.2亿元,年产量100万吨。项目达产后年产值30亿元,目前已正式投产。
陈文浩:落实就业优先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流动现场会现场,市委书记陈文浩十分关心企业的用工情况,每到一处,他都向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他强调,各地要把就业优先摆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要把培训办到企业工厂,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培训,保障企业用工需求。要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实现集约用地,更好地孵化、培育企业。要抢抓当前的黄金施工季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要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形成新的建设高潮。
在道县建设的湖南省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是全省唯一的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陈文浩深入建设工地,仔细察看项目建设情况。他要求加快建设进度,尽早投入使用,形成“北有内陆港,南有验放场”的立体式便利通关格局,打造成我市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建设平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