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满山放养藏香猪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杨万里

杨情陆

“今年1月份以来,已卖藏香猪200多头,每斤毛猪售价在25至30元之间,纯收入20多万元。”3月22日下午,被称为“野猪司令”的王延军一边放牧着藏香猪,一边跟笔者聊着他的卖猪账。

1981年出生的王延军,是零陵区接履桥镇尚木井村的村民,村里的特色生猪养殖大户。因为他养的猪多,且全是藏香黑猪,猪又是放养吃草长大的,个个猪像野猪一样。所以,每当提起王延军这个名字,当地村民都称他为“王司令”。

1997年,年仅16岁的王延军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毅然放弃到外地学医的机会,决定就读离家较近的永州农校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由于他学习刻苦、成绩优秀,2002年,被学校安排到永州马坪种猪场带队实习。毕业后,在广东省的广州、惠州等地的生猪养殖场工作。他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同时也熟悉了市场运作。

在外务工多年的王延军,一直想回乡创业,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2012年,在一家香港老板办的养殖场里担任场长的王延军接触到了藏香猪,这是一种特种生猪,很适合家乡的土壤气候、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家乡广阔的山地和飞涧林泉激发了他返乡养殖藏香猪的梦想。

2014年1月,他放弃了养殖场年薪10万元的场长工作,与妻子回到家乡尚木井村王沙塘,开始张罗开办养殖场的事,办证、建栏圈,夫妻忙得不可开交。他利用自家的山岭和空闲土地,投资50余万元,开始专门从事藏香猪的生态放牧养殖,并成立了王沙塘藏香猪生态养殖公司。

农村养猪是一门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差、风险高的行业。很多人都问王延军,为什么放弃高薪选择这么辛苦的行业进行创业?

王延军说:“我这辈子与养猪有缘,是兴趣所在,更是一种缘分。”

尚木井村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生态环境绝佳;这里绿树成荫,水草肥美,花果飘香,俨然一个天然大牧场。王延军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2014年高价从外地购买7头藏香母猪和1头藏香公猪配种,到2016年3月底已发展600多头藏香猪。

王延军谈笑风生地说:“藏香猪野性大,生活习性和我们所见的家猪很不一样,不适合圈养。”它们喜欢在茂密的山林草地里觅食,在泥泞里打盹、在山坡上小跑,放养时间在1年以上……

“猪跑到山岭上会回来吗?”

“当然回,藏香猪很有灵性,我给它们提供温馨的圈舍,它们不想回来都难!”

“你这是传统的养猪模式吗?”

“藏香猪奔跑在草地上,以草为食,以天为被,让猪听音乐,让猪赛跑,我养的猪个个都是音乐爱好者和运动员。”

“放养时间有规律吗?”

王延军笑着说:“在基地里面全程牧养,早上7点左右放猪出猪舍,傍晚18时许准时回猪舍。”白天,这些猪在山坡上自由觅食,以植物草料的果、叶、茎、根为主,夜幕降临,它们又从四面八方回到圈舍。饲养员每天再使用些豆腐渣喂养诱惑它们,促使它们按时回来,但不使用任何添加剂。每头藏香猪一年约需豆腐渣成本费360元左右。

“今年准备发展多少头藏香猪?”

“今年至少发展1000头藏香猪,收入突破60万元。”

谈到藏香猪的销路,王延军说:“藏香猪肉质纯正,品质好,销路根本不愁。”藏香猪又名“人参猪”,原产地是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以及西藏林芝地区,体型较小,肉属于环保、绿色有机食品,全身都是宝。在品质上有“六个最”: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

如今,王延军正准备将自己高效生态循环养殖藏香猪的模式加以推广,示范带动周围乡镇农户规模养殖藏香猪,让藏香猪养殖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大品牌产业。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