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公名作《桃花源记》描述的世外桃源,暗藏深闺,与世隔绝,孤芳自赏。
湖南江永县兰溪就有这么一处绝世佳景:群山环绕,山沟联透,溪水浮流,远离尘世的喧嚣;古桥、古井、古庙、古庵、古戏台、古民居,古色古香,古风犹存。自唐朝以来,绵延了五个朝代。无论登山眺望,还是在古村中流连,青山墨绿、小桥流水、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俨然一幅天然风景画。我们慕名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正逢党的十九大开幕之时,瑶族同胞身着崭新的瑶族服装,汇集到民俗表演大厅载歌载舞欢庆盛会,集体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她就是勾蓝瑶寨:新时代的世外桃源。
瑶族在历史上是一个迁徙不定的民族,素有“东方吉卜赛人”之称,过去又是一个长期受压迫,被歧视的民族。勾蓝瑶是江永县四大民瑶“勾蓝瑶、扶灵瑶、清溪瑶、古调瑶”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自唐朝始陆续走出祟山峻岭,迁徙至江永兰溪一带定居。道光《永明县志》卷之三《风土志.瑶俗》记载:“清溪源、古调源、扶灵源、勾蓝源,以上四源,自明洪武二十九年归化,与编氓无异。”明洪武年间接受朝廷招安,镇守兰溪险要关隘。为防匪盗,他们定居兰溪后,修筑城堡式村寨,石城墙、石城门、守夜屋、门楼,过上了居者有其屋的稳定生活。至今尚存千余米石城墙,是名副其实的明代古城墙。
勾蓝瑶寨由上村、下村和大兴村构成。整个瑶寨呈龟形,占地约6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至今保留完好的300多幢明、清古民居群,依山临水而建,马头红墙黛瓦,雕梁画栋,独具民族特色。据长期研究勾蓝瑶历史,现年74岁的老村支部书记欧阳绪珍介绍,瑶寨鼎盛时期有12姓氏,达2万余瑶民,以姓氏族居。勾蓝瑶既信奉神灵,祭祀祖先,又吸纳包容儒、道、佛宗教思想和信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各姓氏建有祠堂和庙宇,还有三村合建,姓氏合建。共建有49庙,8庵,5寺,3阁,2观,1宫,1牌坊,5戏台。
规模最大的盘王庙,始建于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几经扩建、修葺,庙长48米,宽20米,面积960平方米。后殿为5间式台楼建筑大雄宝殿,高大雄伟,歇山屋顶封砖,飞檐翘角,庙柱粗大,楼台厚实,供奉天帝盘瓠。前面是雕龙画凤,抬梁式古装大戏台。中间空坪作观戏场地,两边厢房各7间。大门是宏伟的大牌楼,两个青石大鼓门当户对。整个大庙其规模和气势方圆数百里罕见。
老虎庙虽然因年久失修,戏台垮塌,厢房破败,正在修缮之中。但左厢房和后殿内的多幅元明时期的彩色壁画保存完好,花、鸟、鱼、虫、瑞兽,无不栩栩如生。以战争为材题的宽幅彩画最为恢宏,既有狼烟滚滚、旌旗飘飘、万马奔腾、激烈博杀、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又有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官员、妇孺远道相迎,军民同庆的欢庆场面。人物、兵器、战马、战袍、战场、欢庆描绘细腻,形象生动,色彩丰富。既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又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如果说勾蓝瑶寨风景独秀,古韵迷人。勾蓝瑶寨的民俗风情又是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除众多的庙会外,儆鸟节、牛王节、洗泥节、尝新节、鬼节、冬元节……节节相连。尤以洗泥节最为隆重,春耕生产完成后,瑶民脱下粘满泥土的衣服和生产农具,清洗完泥土,换上美丽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尽情欢乐,还引来不少外地客人。洗泥节期间,勾蓝瑶人只对进入家门的客人热情招待,不问客人姓氏名谁。节后各家互道客之多少,食客越多,越感荣幸。众多节日又催生出门类繁多的传统文化节目,传承至今的有武术类:男拳大刀、双刀、长矛、长棍、打坦耙、剥坦、女子拳、女子棍、女子刀。表演类:观音坐莲、开莲、狮子穿门楼、肚承人、起人塔、舞龙、长鼓舞、短鼓舞、竹杆舞、芦笙舞。此外,唱瑶歌,唱出嫁歌,坐堂歌。没曾想,这些历经世世代代瑶家子孙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竟成了今天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村支部书记欧阳明俊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勾蓝瑶寨旅游规划的实施和开发情况。继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之后,2014年,勾蓝瑶寨经过驻村扶贫队的积极申报,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在省、市、县联合帮扶下,成立了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村民以古民居、土地等入股;组建了农产品加工、农家乐、民俗文化表演等合作社抱团发展;置换瑶寨核心景区800亩土地种植油葵,既可供游客观赏,又产生经济效益。去年吸引游客逾18万人次,今年将超过25万人次。表演队员优先吸纳贫困户,白天干农活,晚上为游客表演节目,每人每月收入近千元。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将过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十二五”期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实现了脱贫的华丽转身。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到了30万元。如今山青水绿、脱贫富饶的勾蓝瑶寨,成为了湖南省乡村旅游扶贫典型、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最后欧阳明俊激动地说:“习总书记的报告鼓舞人心,勾蓝瑶寨要搭上新时代的头班车,谱写出新的篇章。”
夜幕降临,漫步瑶寨,灯火通明。游客三五结队,七八成群,向瑶寨民俗表演大厅聚拢。民俗文化表演队员正忙着化妆,清点道具,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获得感洋溢在全体表演队员的脸上。一场勾蓝瑶的文化盛宴徐徐拉开了帷幕。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