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做好人,做好官,做好事,既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品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的反映,更是一名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无论做人处事,还是为官从政,不仅要行到,关键还须先心到,应有忠心、真心、诚心、实心、甘心。
一要忠心。忠心,就是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忠者,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于忠?”孔子曾说,“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心之所以宝贵,在于它对组织成其为组织、政党成其为政党,具有关系存亡续绝的决定性的意义,任何一个失去了忠心的组织、政党,都将陷入崩溃。忠心之所以宝贵,还因为它常常“吹尽狂沙始见金”,往往需要经历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等重大的考验和锤炼。忠心是政治生命的根本,是高尚的人格品行,是人之大德。作为一名公民,要忠于国家,忠于法律。作为家庭中一员,要忠于家庭,忠于亲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忠于职守,将其作为必备的政治素质,烙入灵魂深处,作为毕生操守,自觉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民尽责,为民奉献。
二要真心。真心,就是带着一颗真挚的心,没有半点虚假,没有半点伪装,完全是真心实意的付出。作为党员干部,对待群众始终要有一颗真心,不掺杂半点虚情假意,要以人心换人心,以真心换真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我们经常地将心比心,与群众真心交流,放下架子,用心沟通,善解民意,善待群众,才会得到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尽可能消除群众的种种误解,与我们心贴心,更好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电视剧《毛岸英》中,岸英从国外留学回来,毛主席跟他说,你现在要脱下洋装,到老百姓中间去,虚心向工人、农民学习,要跟老百姓交朋友,只有把老百姓当朋友、当亲人,你才能真心为他们做事情。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要真心实意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决不能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嘴上说一套,实际另一套。只有始终真心对待群众,把真心放在群众的掌心,才能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才能真正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样,在工作生活中,对待朋友、同事,也要以真心换真心。“外表的真心是短暂的,内心的真心才是持久的。”卡耐基说,“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付出了真心,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三要诚心。诚心待人是传统美德,“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荀子说:“夫诚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
周敦颐讲,“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北宋程颐则更为直截了当地说,“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也”。可见,“诚”是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心灵大门的钥匙。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少年,他很喜欢海鸥,每天划着小船到海上去,找海鸥玩耍。开始,海鸥害怕,不敢与他接近,但时间长了,海鸥发现这个少年从不伤害它们,于是,便渐渐地乐意和这个少年接触。后来,海鸥和这个少年熟识了,只要少年的小船一划到海上,几十只、几百只海鸥便飞来了。”看来,“诚”之魅力是如此之巨大,动物也为“诚”所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在想得到诚心的同时,首先必须奉献自己的一片诚心,正如革命导师马克思所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务事不以诚,则事败。”生活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为官从政,还是从事其它职业,对群众,对同事,对朋友,都要诚心相待。
四要实心。《呻吟语》中说道,“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导人之理”。此话的意思是,说话实在,办事实在,为人实在,没有不被人信服的道理。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在为官从政过程中,要实心为民,实心办事。“古今事业成于实”,“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领导干部要有为民办事的实心,说实话,干实事,不能当四平八稳只保乌纱、不干实事沉于吹唱的官,不能谈理论头头是道,要行动不见踪影。实心能解民怨,实心能得民心。实心对待群众,要有“心在人民、无论是大事小事,利在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的情怀,与百姓说实心话,为百姓办实心事,求真务实,不图虚名,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实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在工作生活中,对待同志和朋友,也要实心相处,团结包容。
五要甘心。领导干部选择了为官从政,等于选择了甘心奉献,就必须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甘心付出,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党和人民,无怨无悔。甘心是一种坚守。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很难甘心起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也很难做到甘心。“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态;俭约之志,始终而不渝。”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人,才能心甘情愿奉献一生。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当地委书记,是甘心为人民群众奉献一切的“草鞋书记”;他上了年纪退了休,钻到山沟里植树造林,想到的还是“人民”两个大字。有的党员干部总认为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常和有钱人比享受,和高收入者比报酬,和企业家比财富,越比心里越不平衡。内心失衡,就容易失态。这样的人,即使一时得到满足,也会欲望膨胀、贪心不足;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往往会心生邪念,不顾一切谋权谋名谋利。历史和现实表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只有做到甘于奉献、淡泊名利,也才能有人格上的巨大魅力。这样的党员干部越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就越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越生机勃勃、兴旺发达。
(作者系市委常委、副市长)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