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
学
走进六月,端午节就伴着艾叶的清香如约而至。在端午这个传统佳节里,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大量多姿多彩,脍炙人口的诗篇。让我们闻着粽香、沾着艾叶,走进唐诗宋词,一起来领略端午的诗情吧。
艾蒲粽香处处忙。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回响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儿歌声。在这天,人们吃粽子、戴香包,挂艾叶,插菖蒲,亲人相聚,喝雄黄酒。这些风俗在古代诗人笔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唐玄宗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和“白白糍筒美,青青米果新”,这是对粽子由表及里进行的描述。唐代诗人郑谷“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抒发的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苏轼的“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表现的是人们驱邪保健的美好意愿。欧阳修的“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们在节日里沐浴更衣,饮酒作乐的欢快气氛。再看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山村人家过端午的生活习惯,朴素自然,真实具体,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山村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都一一浮现在我们眼前,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龙舟竞渡争锦标。端午节这天,大江南北的江河湖泊上,鼓声震天,桨橹如搅,一对对龙舟追逐竟渡,而岸上观者如潮,人生鼎沸,热闹非凡,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古代不少诗人对此都有详尽的记录和生动的描写。“龙艘破浪浆万枝,钲鼓聒天旗掣水”和“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向人们描述了龙舟劈波斩浪的壮观场面;唐代诗人储光羲在《官庄池观竞渡》诗中写道:“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去来波。”在这里,乐声、歌声、桨声、水波声,合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给人们展现了一幅清新动人的龙舟竞渡场景;诗人白居易的“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归”,形象地再现了当时龙舟竞渡以夺锦标为胜的情景;“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则表现了人们对龙舟竞渡的喜爱,描绘了人们意犹未尽、流连忘返的心态。再看黄裳的《减字木兰花﹒竞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该词语言质朴,采取百描手法,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写了参与竞渡者的精神状态和英雄气概,写了岸上观众的热烈情绪和欢乐场面,还写了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和心情,把一场龙舟竞发,争夺棉标的动人场景描绘得扣人心弦,栩栩如生。宋人张择端作的《金明池争标图》,就是表现龙舟竞渡的,描绘的是端午时节,君臣同到金明池观赏龙舟竞赛与民同乐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北宋年间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龙舟竞渡实景图。
千年哀思念屈原。屈原是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他在遭馋去职的流放途中,仍忧国忧民,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千百年来,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许多文人雅士写下了众多诗词,以表达他们对屈原的景仰与怀念之情。李白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诗词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抒写了屈原的不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诗人文秀这首《端午》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表现了人们对屈原的感叹与怀念。苏轼在其诗篇《屈原塔》中吟道:“楚人悲屈原,千年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字字血泪,句句哀鸣,歌颂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什么时代,爱国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爱国者,人皆敬之。
家国情怀代代传。爱国诗人《端午即事》吟道:“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文天祥在公元1276年出使元军时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又被谣言诬陷,为表明心志,诗人愤然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丹心照夙昔”的凌云壮志。抗元兵败被俘后,他又在狱中的某一个端午日,写下了《端午初度》:“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颇怀常杕意,忍诵蓼莪诗。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每当读到这首诗时,总是让人潸然泪下,从诗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位民族英雄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刚毅气节。面对威逼利诱,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以诗表达不屈之志,不惜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来唤醒民族的血性和抗争。他那坚贞不屈、光照后人的爱国志向和彪炳千古的不朽诗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筑梦前行。
端午节到了,在这美妙的一天,我们解开粽衣,品一杯雄黄酒,徜徉在隽美的古诗词里,深切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深远和广博,让人情怀深深,情趣盎然。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