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
听木该讲述完毕,屋子里又一片寂静。然后大家就都去休息了。
舜却尾随在林虞身后,去他屋子里聊了一会天,天上地下地聊,无非是要去了林虞的心结。舜借帝喾高辛氏的女儿与一只神犬去南方大山里成家立业的故事,劝慰林虞不要对叶叶的事太介意,上天这样安排,或许有它的道理。
林虞说我没事,明天你们留下来一天,我带你们看蚕神娘娘庙去。
夜里下了一场雨。因为这场雨,舜一行果然又留下来多住了一天。
林虞便履行诺言,叫来鸟夷,带领大家伙去村头看蚕神娘娘庙和一片枫林。
蚕神娘娘庙看上去很简陋,里面一尊塑像,模样非常之奇怪,头部像是一位年轻姑娘,身上却紧裹着一张马皮。林虞介绍说,这就是蚕神了。众人左瞧右瞧,确乎像极一只嚼吃桑叶的天虫。舜自然是知道它的来头的,娥皇女英,甚至登比氏及耕者也都是知道它的来头的,唯有烛光宵明商均及一些青皮子后生不知内情,舜就怂恿林虞给大家讲这个蚕神娘娘的故事。
林虞就讲。林虞说从前大山里有一户人家,只有女儿和自己的大二人相依为命。一次大要出远门谋事做,一年半载回不来,家里只留下一匹牡马和女儿为伴。女儿和大生活惯了,乍一离开,总觉不习惯,尤其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女儿就会想到大此时此刻不知在做什么,他吃得好吗?谁给他洗换衣裳?他闲下来时,心里是不是也思念着女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思念大的心情越发迫切,这一天她去喂马,忍不住把自己的心事和马叙说了一番。马听后频频打响鼻,好像对她格外地理解。她一时心血来潮,就对马说,马啊马啊,你不是跑得挺快吗?那么你去把大接回来吧,只要你能把大接回来,我愿意给你奖赏,哪怕做你的妻子也行。
女儿无意中说出的这句话,后来竟然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当然,她当时一点也没有觉察,她当时只是感觉那匹马听她说完话后表现得特亢奋,接下来一声长嘶,便挣脱缰绳,奋蹄扬鬃,箭般向远方射去,顷刻便没了踪影。莫非马听懂了自己的话,前去找大去了?若果真这样,待马回转来,倒真的慰劳它一番。
三天后马回来了,背上果然坐着大。马找到大时,大好生吃惊,同时也心生疑窦:自己家的马怎的大老远地找来了?莫非女儿出了什么事情?于是决定回家里看看。
女儿见到大,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可是大的眉头却皱成一个疙瘩,他问女儿:马是你打发去接我的吧?好好的为着么事?女儿撒娇说,不为么事,女儿只是想念你想得紧了,巴望你回来。
大一时哭笑不得,只得在家住下来。可是后来他发现那匹马有些异常,喂它草料它不吃,一旦见了女儿,就一个劲打响鼻,嘶吼连连,又是奋蹄又是扬鬃,很不安分。大就问女儿:这马怎么了?女儿说:或许它去接了你回来,自认为功劳大,我们却没有好好待它,待我弄点上好的料款待它吧。便去弄了些上好的吃食喂它,还给添了一缽清悠悠泉水。吃吧吃吧,算是我犒劳你。女儿说。
可那匹马不为所动,只是两眼紧盯着女儿,目不转睛。这时大明显觉得事情不对,便拉了女儿至一旁问:到底怎么回事?马怎么会这样?女儿无奈,便说了实情。女儿说我当时只是思念大,和马开句玩笑,哪曾想这畜牲倒当了真。大忍不住当场呵斥了女儿几句,小小年纪不该胡说八道,心中却对马生了怨愤:你个畜生,居然作如此妄想,要做我的女婿,看我不剥了你的皮!果然第二日,大便气呼呼叫来几个帮手,悄悄地用箭镞射杀了那匹马,并将它的皮剥下来,晾在院外一根竹竿上。
大以为事情做到这一步,女儿应该已经没了后顾之忧,哪里料到那匹马阴魂不散,这一天女儿出门办事,忽一阵兜头劲风刮过来,将那张晾在竹竿上的马皮掀在空中,然后严严实实裹紧在女儿身上,再然后挟持了女儿,腾空而起,像一朵云,飘飘忽忽,不知去了哪里。大那个急啊,四处张罗人寻觅,逢山过山,逢水过水,几天之后,终于在一棵大桑树上,看到一个活物,这个活物身上裹着马皮,不住地在枝叶间蠕动,细看那头脸,委实就是女儿的表情,而一张小嘴,居然在不停地咀嚼桑叶,开始个头还很显眼,后来逐渐缩小,不一刻工夫,身子骨便缩小成了一只虫子。
作为大,没有比眼睁睁看着自己女儿成为一只虫子更痛心的了,上天既造就了人,为什么又要捉弄人?变什么不好,偏要变只虫子?
后来有一天晚上,女儿给大托了一个梦。女儿在梦中说,我的至亲至爱的大啊,你不要为我难过,我虽然是一只虫子,却做了蚕神,日日吐丝作茧,感到快乐极了,你有个做蚕神的女儿,应该骄傲才是,为什么要难过呢?
林虞叙述到这里,故事就算结束了,可是舜看见大家意犹未尽,便又做了一点总结式的补充,他说:林虞刚才所叙述的,大约就是蚕的来历了,后来的人们,能够穿上丝做的衣裳,应该要感谢这位天真顽皮的小姑娘才是,没有她,我们哪里能够有今天的享受呢!
烛光宵明对于这一类故事,向来是喜欢听的,而且听过之后,一定会想入非非,她们说,蚕是什么模样,我们还没有见过的,能不能弄来一只我们瞧瞧?林虞回答她们说,蚕又叫天虫,这里却没有,你们日后去下一处地方,一定有村舍里是养了蚕的,到时自然会见着。舜插话说,如今有蚕神娘娘在此,胡想些什么,还不跪拜了蚕神娘娘再说!
烛光宵明不敢怠慢,赶紧就去跪拜蚕神娘娘,满脸虔诚,娥皇女英和登比氏见了直笑。
从蚕神庙里出来,转了一个小圈,便见着一片枫林。舜老远感受到了这片枫林的气势,便试探着问鸟夷:这片枫林有了上百年历史了吧?鸟夷说何止!黄帝逮住蚩尤的时候,怕他逃跑,就将他全身上下用木枷铐住,后来将他杀死,血迹洒在木枷上,鲜红一片,这些木枷结果就化成了一片枫林,每年到了霜后,枫林那个红啊,眼睛都睁不开!
回去村舍的路上,舜遥遥地望见村前路途中,有两个人影在丛林中时隐时现,神神秘秘地向众人瞭望了几眼,然后匆匆离去,鸟夷其实也见着了的,舜便问鸟夷,这是你们村舍里的人吧?鸟夷说看着面生,恐怕是过路的,我们这里是要道,人们南来北往经常会有的。
舜对这事没有在意,众人也没有在意。
这天晚上的月亮特别诱人,又大又圆,月光泼洒在地上如一汪水,非常皎好。娥皇女英和着众人,围着在屋舍前一小块坪地上赏月亮,赏月光,一个个心情都不错,嘻嘻哈哈的,一派和谐。此时四野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平静得只听得见微风在树梢上时而弄出的一丁点响声。烛光宵明是中途参与进来的,她们二位脑子里,对于白天蚕神庙里所见到的情景,仍是挥之难去,一颗心一直被那个变化成蚕神的小姑娘缠着,惴惴地怎么着也安定不下来。娥皇发现她们有点神不守舍,就拽了她们到自己身边来坐定。娥皇今天兴致特好,在蒲坂之外见着如此美妙的月光,油然中勾起了少女时代好多记忆,那时候,她和女英经常去洒满月光的草地上玩耍,偶尔抬头,见着那高挂天穹玉盘般的月亮,觉得内心里顷刻升腾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与神秘,她们俩总是想,那月亮上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形?那么皎洁,那么亮堂,一定是神仙才可以去入住的吧?可是,它为什么只有晚上出来而白天却不出来?它是否就是白天的太阳,到晚上却成了月亮?晚上出来就晚上出来吧,为什么有的晚上圆得可爱,大部分的晚上却是残缺不全,令人无端生出许多惆怅?是不是冥冥中有一种什么力量在干涉它?对于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娥皇女英一辈子也琢磨不透,琢磨不透就琢磨不透吧,只管记住它的美好就成。如今见着烛光宵明等一大家子,坐在他乡的月光下,倒也十分有趣,娥皇稍一踌躇,就打起精神,和烛光宵明讲起那连自己也还懵懂着的月宫里的故事,讲起从前有个大英雄羿,又有个神仙般的姑娘叫嫦娥,他们如何如何成了夫妻,后来嫦娥服食了一种药,不知怎么的身不由己,飘飘忽忽就去了月宫里去住。这样的故事不仅烛光宵明喜欢听,连若木等众人也是喜欢听的。烛光宵明一个劲地问,羿是谁?嫦娥又是谁?你们是否见过他们?他们如何会去了月宫里?后来又怎样了?问题一串一串的,娥皇回答不及,就由女英接着说,女英回答不及,又有登比氏,耕者补充。舜一直没有插话,当他听耕者说到羿曾经将天上十颗太阳射下来九颗,避免了一场人间灾难时,心里咕咚咕咚直敲小鼓,觉得人间的事情真是难以说清,因为说不清,就变得玄乎。嫦娥去了月宫里这一段自然是娥皇说的,娥皇和嫦娥这两个名字当时经常被人混淆,有人叫娥皇时偶尔叫成嫦娥,娥皇对此不仅不反感,倒觉挺有趣。娥皇说羿射下了九颗太阳,好大的功劳,从此成了英雄。成了英雄的羿后来迷上了打猎,以打猎来显示他的勇武,并且沉醉其中,一发不可收拾,几年工夫,周围山里的野物基本被他打光了,嫦娥对此很有意见,她不止一次对羿说:羿啊羿啊,你这样子下去,难道不感到寂寞吗?你是个寂寞的英雄呢。可是羿对嫦娥的话丝毫听不进去。有一天羿很晚了才落家,看见嫦娥一个人站在月光里,心事重重的样子,就走近去问她:夫人你这样子痴痴地望月亮,那月亮里有什么呢?嫦娥说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你望它做甚?嫦娥没好气地说:正因为没有什么我才望它!眼前这个世界什么都有,可有什么望头呢?羿一时语塞,不过他马上就想好了讨好嫦娥的办法,他说夫人你今天真美,美得像天上的月亮!嫦娥冷冷地说:是吗?我美得像月亮吗?那么将来我就住月宫里去吧!羿知道嫦娥近来心气不顺,只好由着她。第二天,羿打猎时捉了一只兔子回来,一进门就说:夫人,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嫦娥鼻子里哼一声:再可爱的小白兔,到你手里也只能是一具僵尸。我是真心诚意的,你难道不喜欢吗?羿略显委屈地说。嫦娥斜眼一看,羿怀中的小白兔正向自己眨巴眼睛呢,便一把搂抱过来,嘴里唠唠地说:小白兔小白兔,你不怕羿的箭吗?羿的箭无处不在,连天上的小雀子也躲不过呢,你用什么办法保全了性命?(待续)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