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欧阳杏蓬

雨什么时候来,没个准信。过了春节,阴晴交替,太阳偶尔出来露个脸,灿烂一下,之后又是黑云罩地,闷闷沉沉。路上的人越走越少,山岭似乎在凝固状态中。东干脚村前的弯道上,已经看不到成群结队的人马了。到地里,到田里,到其他村子串门,看到的只有一个影子,骑着车,追着命似的,在路上划出一条墨线。四周青山因为人的疏忽,或者人力的缩减,得到了生养机会,几场雨过后,萌发出一层新叶,很淡,不容易被察觉。再出门,看到那山就已经染了一层嫩嫩的绿色,心一抖,自己真就老了一岁了。

三月的雨随清明而来,时大时小,时而哗啦啦,时而沙沙沙,时而淅淅沥沥,又时有时无,阴阴湿湿的将湘南裹了起来。檐头雨点点滴滴,如珠,或如线,穿堂风却不像刀子般寒凉了。雨雾一团一团,奇形怪状,在河岸上,在水边,在柳树上,在空旷的田地里,在半山腰蒸腾挪动。懒得出门,就跟老人一起,蹲在火塘暖着的屋子里,听他们唠叨,或者沉默。或者看奶奶做针线——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奶奶还是留恋着自己的手艺,补补衣裤,把棉袜子加一层底,说可穿,说耐穿。他们经历很多,我几乎不懂,可是,那种淡淡的、温暖又从容的气息,让人迷恋不舍。他们这种对生活的态度,令人打心底感觉踏实。我想,他们要交接下来的,也是如此,平平淡淡,敝帚自珍,踏实不奢望。

在我站起来伸腰时,一抬头,从那小小的四方砖窗里,看到了一抹红。这像一道电流,让我为之酥麻,是彩霞,是桃红,是夕光,还是霓裳?受了红的蛊惑,走出木门,却只在巷子尽头,看到一把靠着门前石凳的红伞。在颜色单调的年月,红色,往往代表着一种变化的开始,一种潮流的兴起。我想起了桃花,其实,在它们还没有绽开花蕾的时候,还真不知道哪里有桃树。但一场春雨过后,大地淋湿了,桃树也被唤醒了,在鸡爪般地树枝上,鼓起了一个一个小包。东干脚没有桃园,所有的桃树,都是人们吃了桃子,随手一扔,桃核飞到哪,哪就是桃树生长的地方。桃树几乎不挑地方,悬崖边、河堤上、大路边,甚至田头,都会长出一株来,一不经意,隔年就会开出一树耀眼的花。东干脚的人似乎不在意桃花,只是顺其自然,不砍它,也不维护它,到了结果的时候,才会有人去看看是什么品种。

在少年时代,我曾经深爱过这桃红,它能心里带出一种朦胧的向往。在大山、岩石、树林、田野和房子构成的空间里,桃树开花,就像青色湘南大地渗出的血珠。它们寂寞,它们生长,它们绽放,它们美丽,它们飘落,它们无言,在成长与轮回中,把生命安排得井井有条。因为桃红,我也深爱过红,追逐过红。当年,颂德兄有一件红色衬衣,底子像血,面上又印着一些枝枝叶叶,穿在身上,就像裹了一面旗帜一样鲜明,很扎眼。我不管不顾,用自己的衬衣换回了这一件离经叛道的红色衬衣。一个少年,像火一样,在乡间泥草交互消融的村道上奔跑,青春热血把我变得无知无畏。在某些人看来,我成了一个不良少年,用颜色挑战了男女之别。他们像法官一样审视着我,感谢命运的是,他们没有权力审判。我的东干脚因这一种颜色,而在某些方面得到了释放,人们开始不那么尖锐,更多的是无奈、嘲笑和接受后的坦然。

当我的红色衬衣和少年梦想跟青葱岁月一起印进我生命的时候,人们已经放开了喉舌,无所不谈。在一个腊月我悄悄潜回湘南,窝在家喝闷酒的时候,母亲怜惜地看着我,我想,生命之外的任何人都可以放下,唯有母亲放不下自己的孩子。母亲很无助,她不知道怎么帮我,或者,她想帮我,却够不到。我也很无奈,我不知道未来,甚至都不需要未来,我要面对的是现实。生活像钢筋一样,穿透所有的梦想和假象,却无法抵达所谓的幸福。我知道我离开了东干脚,我回来,不是栖居,而是寄居,我的故乡,不再是我需要的伴侣,而是我的擂台的时候,我喝下了一杯酒。我看到了一团红色,从东边山林里移动,走过空旷的田野,然后看到一男一女,一前一后,轻盈地走过湿滑的村道。我有些愕然,这热烈的红,带来的却是一团凄凉冷清的回忆。往事不堪,又不能忘,为了驱走心头的恐惧,我又热了一壶酒,东干脚的土茅台——红薯酒。我的擂台上已经没有对手,喝干这壶酒,我要走人了。

后来很多年的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没有家。那团温暖的红色,那张红润的脸,那羞涩的笑,那些往事,正被时间漂得褪色、苍白、破损。它们就像旧衣服,过了一个时间段,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直至被忘记。在这个成长与变化的过程中,清纯的人,有追求的人,有承诺的人,有誓言的人,想做大事的人,也越来越变得世故、势利、圆滑、健忘和拖沓。当衣服换无可换,当思想长出盔甲,当发觉初衷扭曲,当某一夜醒来在静寂中,发现这个世界唯有窗外的雨声最为销魂的时候,才明白,时间已经到了暮春时节,美好春光所剩无几了。

面对着窗外的雨,想起东干脚无处不在的桃花,我有些疑问,我是不是东干脚随手一扔,扔出很远,落地很久,一直就没有发芽生根的一个桃核?闭上眼,想起奶奶,想起东干脚的接生婆,想起宝金婆婆,一张一张凌乱的面庞,却让东干脚挺拔了起来,让自己感觉到了沧桑。此时此刻,东干脚是一抹暖心的红,让人在关山之外,风雨之中,双眸流淌温暖的念头。我似乎听到了母亲的叮咛,桃花一样,在风里翻飞。

(作者系永州人,现居广州)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