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
《俗世奇人》一书由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冯骥才所著,以清末民初天津卫为背景,讲述了十九个绝技与风骨并存的码头人物生平。该书篇幅短小,但一写即神,必然具有其独特的写法。以首当其冲的刷子李为例,首先以绰号为名,凸显其性格特征;其次多短句,笔风有趣,彰显出极大的天津地域文化色彩;然后是一貌写神,以“黑”与“白”相冲突描写人物“黑”与“技艺高超”两个特点,写神了人物;最后其文虽短,意义深刻,不仅对全文有一个升华,也对读者产生教育意义。
一、以绰为名
打开《俗世奇人》的卷轴,十九个故事,十九个绰号。凭手艺博得满堂彩的刷子李、泥人张;规矩不动医道不改的苏七块;丢下石锁大笑离去的张大力......等等一系列的绰号妙趣横生,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手艺人形象。而小说中采取绰号的方式也是多而不厌,在我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水浒传》中早就使用了绰号命名。绰号、自号往往能够映射人物的某一突出性格,使得故事妙趣横生,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俗世奇人》使用绰号这一特点仍是一大亮点。
二、文短涵趣
小说中使用短句,大多还是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举个例子来说,鲁迅在描写祥林嫂的其中一段:他头上仍然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还有在描写孔乙己中: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而刷子李文中的短句俨然成了一种语言上的特色,并不是在描写什么;像:有绝活的,吃荤,亮堂;没能耐的,吃素,发蔫。这些短句的使用读来朗朗上口,加上句子本身的地域风采,运用在这里看来精练,而意思饱满。除了短句,文章的文笔文采并不突出,但句子生动有趣味,一些句子虽不符合语法,但极具口语特色,彰显了极大的天津地域文化色彩。这也表明作者的地域性与作品的地域性之间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也对语法上错误这一问题作出了解释,还增添了地域文化。
三、一写即神
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在描写人物上必会有一个点,这个点便是人物的特点所在,也是将人物写活的一个特征。而这种点的存在,就中长篇小说来说,体现的不是特别明显,因为其描写时间空间范围大,因而着笔点也多,这种点的存在便相对多了。而在短篇小说与散文中通常表现的极为恰当,刷子李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没有任何的外貌描写,主要摆出“黑”与“白”这一对矛盾,通过事件发展与侧面描写推动矛盾发展。刷子李以一身黑的装扮呈现在我们面前,而“黑”便是刷子李中的点;以一天只刷一间屋,刷完一面歇一阵的态度展现在我们面前;又以徒弟曹小三怀疑他身上落下白点这一紧张情节从侧面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而刷子李的形象便也跃然纸上,“黑”与“技艺高超”两个方面,写神了这个人物。
四、尾部生花
小说较为成功的结尾方式诸如:欧亨利式结局,警示性结局,或是耐人寻味的结局等等。此文结尾刷子李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作者言: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一部作品的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无疑是融入了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情感的,刷子李所说的话便也是作者要说的话,作者说的话同时也体现了刷子李的思想,所以表达出来给人看到的就是一个意思:好好学本事。从内容上看,这是对徒弟曹小三的一个告诫;从背景上来考虑,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现象,手艺是当时天津人的一个活法;从时代上来看,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种鞭策,升华了主题,引起思考。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