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名单上的人(小小说)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郑万生

老马家住县城边,年青时报名参军,凭借脑瓜子灵活,在部队当上了驾驶兵,退伍后被某单位领导看上,干上了小车驾驶员,没搞上几年,临时工转了正,吃上了皇粮,从此跳出农门。

老马的四个儿子,文化程度都不高。早些年,他利用为领导开小车积累的社会人脉资源,先后把四个儿子送去部队当兵,退伍后又都在县里安排了工作。在村子平常人看来,老马还真有几把“刷子”,别人安排个把子女就业都比较困难,他却能把四个儿子的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

老马身上并无太多的不良嗜好,平时打打小牌,有时借着为单位开车的机会,不时揩点油或公车私用。他交际比较广,是人是鬼都认得,平时到哪里又爱往人群里拱,喜欢凑兴头,嘴巴总是夸夸其谈,因此被人称为“扯师傅”或“爱扯”。

早些年,社会人情之风越刮越厉害,老马难隔几天就收到请吃的红色“罚款单”。有父母大寿的,有孩子升学的,有子女结婚的,有办满月酒的,有房屋进火的,有生满崽的,有职位升迁的,请帖五花八门,像雪花片样飞来。老马做人的原则是“不请不贺”。既然别人下了请帖给我,是看得起我,即使人不能到,那份礼心还是少不了的。可是一年下来,自己的工资收入出现了一个大窟窿,搞得老马直呼吃不消。尤其他在县城一个人称“绵长”的老战友,大闲小事,一年到头,酒办个不停。先是大儿结婚、双亲大人生日、自己生日、爱人生日、小儿考起大学、家庭买车子……老马成了他红名单上的人,每次即使用粗筛子再怎么筛,都赫然在榜,想漏都漏不掉。

我操,这些人怎么了,办酒成瘾?把泥鳅扯起比鳝鱼还长。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商机还是有蛮大赚头?你“绵长”天天发请帖办酒请我,我又不是蠢子,我晓不得依葫芦画瓢?于是,老马一年到头开始专门琢磨起办酒的事由。他先抓住大儿子结婚的大好时机,广发英雄帖,从单位同事到当兵战友,从七大姑到八大姨,从亲戚朋友到父老乡亲,等等,一搞就是八十桌,几天忙碌下来,虽然辛苦,但除去开支,乖乖,赚得盆满钵满。老马两口子笑得满脸合不拢嘴。

此后,老马把自己红名单上的人不断修改、完善,还与时俱进的进行增补,力求把酒宴经济的效能作用发挥到极致。他以自己父母的生日、四个小孩的大闲小事为由头,一年再少也要办出十来次酒席。记得有一次,“绵长”送请帖给老马,老马接过后,笑眯眯地对他说:“老战友,请放心,保证人到礼到。”随后从家里组合柜的抽屉拿出两张请帖给“绵长”:一张是老母七十岁大寿,另一张是二儿子参军办酒。“绵长”这次送一接二,心里暗暗叫苦不迭。此后“绵长”见到老战友“爱扯”的身影,唯恐躲之不及。因为他知道:现在老战友“爱扯”比他“绵长”还爱扯。他的红包越打越大,而自己掏出的“窟窿”也相应增大,搞得“绵长”有些悔不当初去招惹他。

老马每次都把酒席办得极具规模,风风光光,人前人后除了票子赚得足足的,就连自己脸上也像贴了金似的。他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常常为成为他红名单上的人叫苦不迭。背后议论他:沾了国家政策的光,遭了老马人情的殃。

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转眼就到了老马退休的日子。六十满甲子,到了光荣身退的时候,总不能搞起悄悄匿匿吧。于是老两口把四个儿子喊拢来组织召开家庭成员会,商量如何把六十岁大生日暨退休酒宴办得热热闹闹。决定由四个儿子出面,除了发请帖给老马所在的单位,四个儿子的单位同事也一个不能少,再加上原有红名单上人员的发送范围,算下来,足足有百十桌宴席。

有人劝老马,现在办酒席上面抓得紧,上有“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下有地方纪委转发的《关于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暂行规定》,搞不好会出旯渣。老马说:“我就是一个卵机关工作人员,无官无职,又不是共产党员,能奈我何?”再说眼看飞机就要马上安全着陆了,难道还会有什么意外?它有它的政策,我有我的对策,难道活人还会让尿给憋死。真是笑话!如此这般,就是神仙拿我也没办法,更何况他纪委什么的。

红名单的人确定后,退休酒席按老马讲的那样对策如期实行: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县城豪华大酒店进行,而是在自己家乡的城郊村子里举办。请来了鼓手和乐队,在外面的礼薄登记自己亲戚的;里面礼薄登记外人的,由自己的儿子、媳妇掌握。没想到,百密难免有一疏,老马办酒席的规模、所请的来宾、以及两个礼薄收钱的伎俩被好事的村民用手机偷偷地逐一拍了下来,举报到县纪委廉政室。纪委的工作人员下来调查情况,那些长期深受老马红名单困扰的干部、职工、父老乡亲无不如实反映情况。结果老马没按要求去做所收的那部分礼金被全部没收,而且还挨了个处分,钱没赚上,反而还贴上了一大笔酒席钱,那些上了红名单的人员从此也得到了解脱。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