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山区职业教育的辛勤耕耘者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记永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盘先瑞

□凌铭

蒋汉启

现年48岁的盘先瑞是双牌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也是永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双牌县十二届人大代表、双牌县首届骨干教师。自2008年担任双牌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以来,盘先瑞同志在山区职业教育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挖山不止,紧密团结全校师生,负重奋进,锐意改革,开创山区小县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天地。目前,学校已成为双牌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永州市社会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双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双牌县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负重引领职教改革,学校发展驶入快车道。2008年县委、县政府重新调高中教育学校布局,专门成立了双牌县职业技术学校,并委任盘先瑞同志为校长。学校成立伊始,办学基础薄弱,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条件简陋,办学规模小,百姓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低,与周边地区县市相距甚远。当时,学校部分班子成员看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心中存在底气不足、信心不高的消极现象。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好职业教育,难度可想而知。在困难面前,盘先瑞同志没有退缩,以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创新的锐气,怀着对职业教育的满腔热情,面对周围县城职业学校的生源挑战,面对教改的重重险境,该校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从小角度映射出发展大方向,坚持“人文治校、名师兴校、实践扩校、校企共赢”的办学理念,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发展较好的显著改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能力显著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致力于创造学校发展的良好环境。当前,职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盘先瑞同志时时处处寻机遇、找出路谋发展,形成了结合县情走特色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办学紧跟县委产业发展战略,实行对口升学和技能培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模式,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落实县委“精准扶贫”战略,发挥学校应有职能,广泛开展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退役士兵、农村剩余劳动力、库区移民技能培训,实现受训学员自我“造血功能”提升,使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5年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2011年学校被评为“永州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先进基地”;二是抓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团结协作,富有朝气和战斗力的领导团队;三是抓机遇重投入。2009年,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230万元创办泷泊机动驾驶员培训学校,5年培训学员3600余人,实现利润460余万元;2012年学校自筹资金360余万元新建实训室7个、多媒教室15个。2015年,学校新增土地33亩,5000平方米的实训大楼工程正在启动。

加强队伍建设,突出教学重心,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几年来,盘先瑞同志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先成人、后成才”,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自的教学工作中。提倡以“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树立职业教育的人才观,稳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有序安排教学实习,强化技能训练,加强技能鉴定,积极落实“双证书”制度,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校企合作和“订单教育”,与双牌县东阳电子、毅恒电子,广东等1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与学生、企业三方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书”,各专业订单培养比例达到了30%以上。为提高专任教师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学校建立和健全了教师培训制度,实行校本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和选派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近3年来,累计培训教师达120余人次。目前,学校职高类教师78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占职高教师总数的76.92%,专业课教师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双师型”教师20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5.5%。为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和其他领导牢固树立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意识,努力营造科研氛围。近5年来,省市级以上教学大赛、论文一评比获奖45人次。通过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对口高考33人参考,18人二本上线,600分以上的6人,二本上线率54.5%,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2016年在对口高考招生人数骤减的情况下仍有8人二本上线。学校连年被评为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一等奖、全县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8年来,盘先瑞同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勤勤恳恳,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山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无私奉献,把心血和汗水洒在职业教育乡这片沃土上,将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他一生的幸福,用今朝的热血去谱写明天,用奋斗不息的不懈努力开创出职业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