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做好新时期城市工作,要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全面落实“五个统筹”要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城市。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五个坚持”。
一、坚持人我有别,彰显城市特色。城市发展必须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努力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不能“千城一面”。一要突出文化特色。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以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特色。譬如,祁阳最大的特色就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浯溪摩崖石刻、文昌宝塔、龙溪李家大院等历史遗存,也有祁剧、祁阳小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老一辈革命家陶铸等一批杰出人物。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注重通过城市雕塑、文化廊道、亮化灯饰等物化形式,彰显祁阳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二要突出生态特色。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打造独特的城市魅力。特别是县城,不要跟大城市比高楼大厦,而要比生态、比灵气、比精致、比舒适,真正做到精特美,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都市人向往的地方。三要突出建筑特色。建筑是城市的图画,既要经济适用,也要美观大方、特色鲜明。要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对城市建筑科学设计、精心施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和赏心悦目的美感,力求建成一个项目、增添一个亮点。
二、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品质。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重点应增强三个意识:一是增强规划意识。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城市工作中,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规划经过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增强短板意识。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短板意识,围绕解决城市居民出行难、停车难、住房难、用水难、垃圾处理难等问题,下大气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更加注重建设质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地上地下统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三是增强精细意识。要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祁阳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向精细化、智慧化迈进。
三、坚持产城融合,增强城市活力。省委书记徐守盛强调指出,“人要在城市落得住,经济要持续增长,关键要有产业支撑、有就业岗位。”因此,一定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重点,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一体、融合发展,避免出现“有城无市”、市民变“游民”、新城变空城的情形。一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让工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引擎”。要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要求,坚持园区和城区融合发展,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步配套金融、商务、餐饮、教育、卫生等城市功能,确保建成一个园区,形成一个城市功能组团。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聚人气、增财气、集商气”的目标,突出抓好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新型业态,大力开发以解决城市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祁阳实际来看,高铁的集聚效应以及祁阳主城区与永州中心城区的“同城效应”,为我县现代服务业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推动服务业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努力将县城打造成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以土地流转为前提,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积极推动粗放型、零散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型的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为更多农民从农村转移出来创造条件。
四、坚持政民互动,同创城市未来。做好城市工作,政府必须有意识地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察民情、纳民言、聚民力,使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一要发动更多群众献计城市规划。要广泛征求市民对规划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编制更接地气,实现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二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建设。对于祁阳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加快城市发展,钱从哪里来是最大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拓宽融资渠道。在积极上争项目、加大财政投入搞建设的同时,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垃圾处理、污水治理、路网建设等方面,灵活运用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三要鼓励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包揽”的传统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宽居民群众、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和方式。要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为抓手,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增强市民城市意识、主人翁意识,让“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五、坚持城乡统筹,共享城市红利。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城镇化必须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在做好城市工作的同时,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增强城市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支持、辐射、带动功能,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致力把广大农村建成“农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真正让全民共享城市化红利。一要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建设。要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信息畅通等为重点,推进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二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尽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要实现城乡环境协同治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加大村容村貌和乡镇集市环境整治力度,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环境美、业兴民富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共享美丽环境、过上美好生活。(作者系市政协副主席、祁阳县委书记)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