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人
秋水
船上的早市
出浴
冷水滩曾是个小镇子,但是冷水滩江水清澈,人性纯朴,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记得小时候,鸡刚叫过头遍,母亲就起床卖蔬菜去了,但还有早行人,母亲出门不多久,便能碰上提着马灯的邻村旺伯从镇上卖完蔬菜回来。我们两个相邻村,凌晨三四点钟去镇上卖蔬菜或别的农副产品,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母亲,若非如此,刚被遣回老家的我们就无以生计,而父亲则要负那更重的困难。
勤奋是母亲的本色。如今,看到摄影家潘华拍摄的《家在湘江头》这组照片,便勾起了我对家乡的这种种深情记忆。我的家乡很低微,但是我的家乡是我心灵的宗教,那么永恒,它比世上一切都更能抚慰我的心灵,哪怕是它带给我的苦难。我的家乡叫大湾村,被湘江头美丽纯朴的风物所滋养。而在那里的很多人很多事,我只能长久地埋在心中不去触及,因为,那些人和那些事,虽美好,但它们却要让我把最苦难的记忆撕开给世界。
我的家乡也总在被忽视。我想说的是,被忽视的地方应该就是人们所常常说到的废墟吧,我的家乡不管怎样翻腾也只能遭受被忽视的宿命,因此,我的家乡竟也有了废墟似的美,我喜欢这种美,它强化了现实中最浪漫的那一面品质,我因此而甚为欣慰,但是我的家乡为此却要付出被忽视的代价。而被忽视的地方,则才能保有它的纯朴所蕴含的忧郁,这就让我的心神总是有了向往的方向:家乡的龙船赛、家乡的扎故事、家乡村巷里悠悠忽忽的渔鼓声、家乡好吃的香芋、喝螺、米粉鸭、醋鱼醋鸡,还有古屋、清溪、澄明的江水,家乡阡陌间行走的匆忙身子和那些可亲可爱的村邻,都是刻在我心灵里不变的神明。宗教不是万物的起源,但是宗教改变着我们的形态。我的家乡用它的执拗塑造了我。没有碰上潘华的这些摄影时,我不曾想过家乡原来还这样美!它不是俗人用诸如如诗如画这种乏力的言语就可以形容得恰到的。在这个新年里,我虽抱恙在身,远离着家小,但却能于这安静里独享“家在湘江头”的情意,又何须世俗的那些搅扰问候呢!如果是我小时候,我便会觉得“家在湘江头”是有一种浪漫的情分在里面的,而现在,我却觉得它是被俗世润饰过的一首禅悟苦海生涯的叙事诗,满溢清明,照彻世间。这是那些“家在湘江尾”的人断不会有的感觉。
《船上的早市》《出浴》《责任在肩》《幸福》《暮归》《晨曦》《豆蔻》《静泊》等等,这些充满家乡气息和对美若有所思的画面,除了使我感到生活原本的亲切,还使我有一种久违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家乡湘江头,它没有太多名山大川,但是,它有“放排”汉子喊出的粗犷号子;它有两岸林立店铺艰辛喂养的如痴如醉的风俗;它的一个个古老渡口时不时就传出一些令人嬉笑怒骂的风情故事;它还有往返于湘江头的男人和女人的千种风情;也有暮晚的归舟收完网,清点一下一天的收获,晃悠悠和夕阳一起回家休息去,或与媳妇温情私语,或做一个美美的梦,有时候也梦见自己异乡的亲人那装满口袋的浓浓乡愁。
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摄出能震撼人心灵的独一无二的美,能摄出人世的孤独。而我们现在的摄影,似乎已走到了广受抨击的地点。后期制作是必要的,但是一些摄影家好于利用现代技术,让后期制作扼杀了生活的原貌,使画面脱离生活原貌,脱离了在某一瞬间捕捉到的那种生活真实性,因此也就丧失了生活中那种意味深长的重要气息,这种摄影何具美国人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傲慢”之气!这种倚重了现代技术的后期制作,因改变着画面性质而为人诟病。
我的家乡需要用相机摄出它的本质所蕴含的力量,这种力量像镜子照着一朵蓝天一样,散发着自然的光辉。《水云间》《江天》《宁静》《秋水》《气息》《光阴》《湘江头》等等,这些画面,我尚可看见那早霞中的江天、河水、建筑、渔船、云层,以及树林与飞鸟,怎样像俗世遗漏的福祉,给我留下了这无可替代的一面。
艺术和人一样,终归要回归出发之地。
而我与家乡湘江头也始终血肉相连。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