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里瑶山绿意浓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贾章雄

周新民这是充满绿色诗意的千里大瑶山,是全国、全省重点林区,有“天然氧吧”“华南之肺”之称。这是绿色托起的幸福城市,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园林县城。2019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出发点,以生态建设为切入点,以林业产业发展为落脚点,挥舞银锄,把绿色的希望播撒在千里大瑶山上。绿色在瑶山上延伸江华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中心,在“五边”造林、石漠化治理、道路绿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上增量提质,新播出一路翡翠般的新绿。——年度完成造林面积3.3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32%。——年度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2万亩。——年度完成退化林修复面积3.1万亩。——年度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7.2万亩。——年度完成义务植树115万株,参加人数达34.97万人,新增义务植树基地46个,新增植树面积1900亩。——年度完成道路景观树种植8.78万株,绿化面积1580亩;——年度完成试点小微湿地一个,面积120亩,资金投入200万元。——向上级争取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资金1500万元,年度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任务。一串串数据,凝聚着千万滴汗水,而实现的是——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78%的林业辉煌。资源在保护上增加森林是陆地的重要生态系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珍稀财富、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珍惜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基和保障。江华林业主管部门在森林资源保护上全面发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以打击震慑毁林违法犯罪。先后开展了“2019春雷”行动、“绿卫2019”执法专项行动,年度办理林业行政处罚案件75起,罚款107.6万元,没收木材69.877立方米,有效的打击了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以管理规范林木林地经营。严格执行上级下达的采伐限额和林地定额,坚持保护为主,不超出上限的原则,年度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793份,办证蓄积170余万立方米。为服务全县经济发展,确保重点工程、民生工程顺利建设,向上级行政管理申报涉及征占用林地项目21个,面积898.329亩,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684.26万元。以政策激励民众自觉保护。对全县122.89万亩生态公益林发放补助资金1781.9万元;发放38.37万亩天然商品林补助资金422.07万元。聘请了581名护林员,其中424名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补助资金680.96万元,护林员工资307.93万元以宣传提升群众保护意识。广泛开展“湿地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出动宣传车20车次,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粘贴标语120条,悬挂横幅12条,宣传展板35块,全县湿地面积10.6万亩保护率达83.45%。以严管控制有害生物侵袭。建立乡级测报点16个,村级虫情报告点320个,无公害防治率100%,松材线虫病监测率、复检准确率100%,种苗产地检疫合格率为100%。以防范遏制森林防火发生。落实预防为主、科学扑救措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森林火灾发生,年发生森林火灾4起,火灾面积309亩,实现了各项指标均控制在省市要求范围内目标。产业在优化上发展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江华瑶族自治县秉承持续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的理念融入到林业产业的各个环节,致力满足林业生态建设要求。油茶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上级分配到该县油茶造林任务为8700亩,实际完成油茶造林1.21万亩,完成率139%。累计完成油茶低改2.22万亩,油茶幼林抚育1万亩,建设高标准油茶低改示范基地一个,面积达1500亩。脱贫攻坚惠及民生。通过引进瑶蜂养殖扶贫项目、椴木香菇种植项目和林下种植,帮助贫困户依托产业脱贫。年度向贫困户发放蜂种1万余箱、菌种3.42万袋,带动贫困户1360户5691人,产值1969万元,人均收益3400余元;为保证贫困户持续增收,年度发放林业产业扶贫资金273.31万元。林下经济日益壮大。为有效利用我县森林资源,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发展林下养殖和林下种植,在扩大规模、增加种养殖品种上下功夫,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全县林下种植面积达2.8万亩,年产量23134吨,年产值9220万元,涉及农户数4224户,就业人数8223人。全县林下养殖面积达25.4万亩,年产量956吨,年产值6108万元,涉及农户数763户,就业人数2153人。全县林下采集面积8.5万亩,年产量50吨,年产值280万元,涉及农户数1010户、就业人数3100人,林下旅游涉及林地面积82公顷,年产值4500万元,涉及农户数230户、就业人数3150人。绿色在延伸,保护在加强,产业在发展,新一年的江华林业将走向更加辉煌彼岸。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