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品云冰山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文俊学仲夏时节,和几个亲友相约来到地处湘粤交界的云冰山上小住了两天,被这里苍翠的竹林,稀有的苔藓、潺潺的溪水,撩拨情怀,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竹林苍苍来到云冰山,率先跃进眼帘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翠竹,酒店住宿的一栋栋小木屋都错落有致地散落在竹林深处,镶嵌在云蒸霞蔚间,恬静安然,美观别致。门前的丛竹一蓬蓬青色,屋后的杆杆修竹青翠欲滴,好一个仙境般的休闲居所。下午,我站在高处向远眺望,好大一片竹林呵!乘着山路,直铺到半山腰,一簇簇,一层层,密密匝匝,苍苍翠翠,望不到头。散着馨气,闪着绿辉。它们或与石为伴,或与木为邻,或簇溪而成,千姿百态,郁郁葱葱;棵棵修竹绿枝相依,绿叶相偎,一绿到顶,绿得出奇,绿得可爱,绿得葳蕤,绿得别样:清新、碧绿、放亮。无论四季如何变幻,无论周围的色泽如何妖娆,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一身光洁,一身素雅,一抹绿色,一派清香。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独自在竹林中漫步,静静地欣赏,只见一根根绿竹笔直、浑圆,大小高低不同,三、四丈高,向上挺立着,一派剪破云雨的昂然气概。它们一棵棵挨着,每一株都是独立的,保持着卓尔不群、清雅高华的气度。竿上的竹节如环环玉箍,从大到小,由低到高,稳固而匀称地箍在直冲云霄的绿柱上,节节挺拔,虚心向上。顺手抚竹,竹的柔韧、凉爽在指尖滑过,扯一片竹叶嗅一嗅,幽幽的竹香沁人心扉。于遮天蔽日的竹林深处席地而坐,四处都是竹叶摇荡,花草丛生。那竹林的枝叶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盖,遮住了太阳、蓝天、白云,给大地投下了一片阴凉;偶尔几丝阳光点点滴漏,经枝叶筛过淌下来,青草地上洒满斑驳的碎影。几只麻雀在竹枝上叽叽喳喳,上下翻飞,吵个不停,不时还传来黑鸺的啾啾婉转;一阵清风吹来,凉飕飕的,竹叶临风起舞,发出“沙沙沙”“沙沙沙”的响声,好像奏出了一曲美妙动听的乐曲。这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难舍依依。“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能够像诗人王维那样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弹琴长啸,明月相伴,静观万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清悠无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和快乐啊!苔藓青青上山之前,朋友就告诉我,云冰山上生长着一大片稀有的高山湿地苔藓,那是夏日里云冰山上的一道壮美而神奇的景观。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满山翠绿的植物显得生机勃勃,释放的负离子使空气显得格外清新。山上的游人还不多。我们沿着通向山顶的木制栈道,拾阶而上。从舒缓到陡峭,从陡峭再到舒缓,曲回绵长。越往上走,风儿越轻,越往上走,云儿越淡。突然,一大片似草非草的植物便映入眼帘。啊,好大的一片苔藓,漫山遍野,又绿又厚,致密有序,崖壁石头,绿苔斑驳,整个山头都密布旺盛的苔藓,就像铺了一块鲜绿的绒毯。苔藓有直立、匍匐、悬垂、树状、平铺等多种姿态,那毛茸茸的躯体、娇嫩嫩的容颜,旺盛的脉络,绿得发亮的色泽,浑身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如此微不足道的植物,却在山顶上顽强生长,静静繁衍,悄无声息地呈现一种独特的静美,犹如一幅被人遗弃在荒山野岭中完美的壁画。这是时光之笔的杰出作品,是上天恩赐的一抹浓艳,更是生活中的诗和远方。苔藓是最早登陆的一种小型多细胞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这种经常被我们忽略的小植物,卑微而坚强,散布在各个角落,默默生长,是水土保持的储藏器,是大地的拓荒者,是其他植物生长的开路先锋。它们有的长在路边、溪涧,有的附在石上、树上,有的生于山野、石阶、屋檐、墙垣,只需一缕微光,一点湿度,便能随雨滋养,自在生长,默默地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茵茵绿洲。微小的苔藓,虽然没有婀娜的身姿,绚烂的花朵,也不及树木葳蕤,但是,它也有茁壮的枝条,青翠的绿叶,美丽的心蕊,也在生存、在繁衍、在呼吸、在奉献,在为大地添彩增色。苔藓之美,不在其形,而在其色,不在其姿,而在其格。群山茂密的森林,平平常常的老宅,司空见惯的石头,甚至普普通通的瓦砾、屋檐都因为绿茸茸的苔藓附在其上而神奇般地美轮美奂。空山幽幽,苔藓青青。依依不舍告别这一大片苔藓的时候,遐思悠悠,尤为不足。大自然赐予了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造物主造就了众彩纷呈的万物。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宿命,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苔藓也一样,它们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来不动,雨来无声,不悲不喜,干净纯粹,用绿色的生命来涵养和美化我们的生活。一片片苔藓,多像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啊!他们虽然很普通、很平凡、很渺小,却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坚强的活出自我,并散发出自己那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溪水潺潺一缕晨光透过窗帘缝隙的时候,我隐约听到一阵阵水流声。“哗,哗,哗”,不是大江大河的那种涌动,是柔美的、连绵不绝的溪流声。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起来拉开窗帘,便见山里雾缭绕,像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窗外的竹林苍翠欲滴,在晨雾中亭亭玉立,若隐若现,两条奔流的小溪,从竹林深处涓涓地流来,在所住的小木屋中蜿蜒穿过,日夜不停地喧哗着……循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我来到竹林深处,眼前两条流动的小溪,就像两根缀满闪光宝石的飘带,深深扎在幽静秀丽的山谷中。小溪弯弯曲曲,绕过山石,穿过竹林,越过山冈,跃过峰峦,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时隐时现,千回百转,波光粼粼,如歌如诉地前行,荡起的雪白水花溅在脸上,沁凉沁凉的,使人神清气爽。真可谓“小溪曲曲乱石中,嫩水溅溅一线通”。溪水清亮透彻,毫不掩饰地将身底美丽的卵石沙子和参差的水草展现出来。水明沙净,捧起喝上一口,甜津津的。隐约看见小鱼在水中一摇一摇,欢快自在地游来游去。水在流,山未动,但似乎都有着生命的意义。山与水的交融,花与草的相伴,每时每刻都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情趣。我静静呆坐在两溪交汇布满青苔的岩石上,在此,上可望竹枝青青婆娑,下可观溪水自在淙淙,远眺是一座座小木屋掩映在溪边的竹林中,而近看则有被溪水滋润出来的一路红花草绿。这里除了溪水的潺潺声,还有青蛙的哇哇呱呱声,小虫的唧唧嗡嗡声,小鸟的叽叽啾啾声。它们时而和鸣,时而独奏,婉如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溪水汩汩地流,欢欢地溅。顺着小溪往下走,溪边葱郁地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草和五颜六色的野花,或探于水面或挂在崖壁,美不胜收。不时还有蝴蝶翩翩飞舞,为这幅静美图画增添了一种动态美。更让人惊叹的是,不时还能看到“清泉石上流”和一挂一挂的小瀑布,虽然水量不大,没有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却也是活泼可爱。路随溪转,走着走着,溪水于瞬息之间已不可见,汩汩之声不绝于耳,展现在眼前是一个平静的水潭。来到汪汪一碧的潭边,我的心便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是一大块透明的绿宝石在阳光下微微晃动,涟漪闪闪,绿得晶莹,绿得通透,绿得实在迷人。一潭碧水,清洁可鉴,岸上的翠竹,天上的白云,全都映入水中,倒影清晰,移步换景,景景迷人。我久久凝视这一潭碧水,恍惚间,有种与它似曾相识的感觉,耳畔萦绕着梭罗《瓦尔登湖》里《湖泊》一章中的一段话:“是天上露珠的蒸馏盘,是灵感的圣泉、神的水珠,是康科德头冠上的一颗头等宝石。”没有想到,今天在云冰山上,我们竟领略到梭罗《瓦尔登湖》里那如梦如幻,令人心驰神往的山水秀色。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