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年名校绽芳华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本报记者

黄玲玲

通讯员

邓景荣7月23日,祁阳一中再次爆出振奋人心的消息:全校1246人参加高考,其中原始分680以上的4人,占全市的50%,600

分以上209人,比率16.8%,全市第一;一本上线783人,比率62.8%,二本上线1106人,比率88.

8%,一、二本升学率继续全市领先;刘彦宏、刘哲豪、王怡婕、龙语纯、冯麦琦等5名同学均上了清华、北大录取线;于作梁、邹娅同学分别进入全省语文、英语单科优秀名单,占全市的五分之二;飞行员上线3人,体育类专业生上北京体育大学分数线1人……铎韵文昌,荣耀三湘。近年来,祁阳一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发展为亮点,以提高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核心,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弘扬百年一中精神,着力打造一流品牌高中。空军招飞图书馆

机器人工作室活动运动会文艺演出突出德育教育

着力构建精神高地盛夏时节,走进祁阳一中,校园内古木参天,亭台楼阁,曲径回廊,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无不彰显出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是中国古圣先贤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千百年来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祁阳一中则认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至善”就是德才兼备,就是品学兼优,就是全面发展,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祁阳一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努力培育构建“独立、多元、融通”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师生点燃激情、放飞梦想的乐园。培养学生的高远目标意识。祁阳一中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走出小我,放眼世界;走出现在,放眼未来。学校每学期举行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的理想等为主题的演讲会;每学期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作形势报告,请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和社会名人为学生作成人成才成就事业的事迹报告;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了解国际和国内形势;每周利用团日活动时间进行国内外时事点评;每次班会也常常围绕“个人与国家”“为祖国而奋斗”等主题展开;学校每学期都有计划地把学生拉出去参观工厂、农村、经济技术开发区……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唤起他们对他人、对社会、对祖国的关注和关心,让学生时时想到国家,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培养学生的长远竞争意识。祁阳一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在祁阳一中,全校师生没有看客,处处是人生的竞技场。早晨起床15分钟,穿衣、收拾床铺、洗漱、整理卫生,然后到操场列队出操。宿舍卫生情况及早操情况检查包含七个“争”:争起床速度(但不许提前,否则按违纪论)、争宿舍卫生的质量、争到操场列队的早晚、争早操队列是否整齐、争步伐是否整齐矫健、争口号是否响亮、争精神面貌是否朝气蓬勃。这里面既有速度的竞争又有质量的竞争。早操之后,又是一系列的“争”:学生们跑着进教室,争的是提前进入自习状态,自习时争的是学习效率。学生与学生之间,宿舍与宿舍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凡是学校所提倡的,事事处处时时充满竞争。今天你超我,明天我超你,学生在竞争中不断追求卓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方面,祁阳一中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管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注重学生自我教育,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加强学生会和校团委建设,设立“小红衣”“值周小组”“清洁卫生”等监督岗,大力推进“关爱健康改陋习,美丽祁阳我先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心社会的精神。2017年毕业的学生来信说,生活在祁阳一中这样的教学环境,的确使人自律,让人自豪,令人振奋,促人奋发。坚持精细管理

全面激发教师活力一个企业,三分经营,七分管理;一所学校要出人才、快出人才同样离不开管理。作为百年名校的祁阳一中,素以管理严格著称。但祁阳一中的学校管理虽然严格,却处处洋溢着民主、人文、规范的气息,尊重、公正、参与、沟通成为学校主流管理文化,凝聚起学校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制度治校。大力推进“民主办学、依法治校”进程。学校实行“集体领导、分层管理、层级负责、整体协调”的管理机制,行政班实行年级部和处室双线管理。事关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广泛征求意见——集体讨论决定——报政府批准——公示接受监督”程序民主决策。制订完善187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依制度管人。优师立校。学校牢牢抓住“关键少数”,班子成员做到了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日常的值班、上课、巡查、听课、教研、蹲班实行签到制,奖轻罚重。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学校对获得市级骨干教师及以上称号的教师给予奖励或月津贴,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求他们每学期必须上示范课不少于一节。同时,通过师德引领、专业成长、青蓝结对等机制,努力做大做强名师团队。激励护校。学校始终坚持干部教师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不搞“论资排辈”;岗位聘用、评优评先、进职晋级、提拔使用均向一线教师倾斜;同时注重班主任的选拔和培养,通过比风纪、比出勤、比纪律等“十比十看”

严格考核的教师,才能担任班主任;对教师的管理则重在夯实基础,宽严相济,教研双修,促其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其特长、挖掘其潜能。作为一校之长的邓振,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的专家治校模式,既抓大事管全局,又重细节进课堂。上任以来,除非开会出差,他都坚持早晚自习及上课时间到教学楼巡查,及时掌握师生的动态,每天在校园行走都在20000步以上,每年进教室听课70节以上。“听完课要把优点讲完、缺点讲尽。”这是学校党委书记唐秀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天到晚只要有空,他就会去巡查老师上课的情况,查学生听课状态,随时推门听课业已成为工作常态。“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女儿得了小儿肺炎住进了医院,平时上课、管理学生没有时间,只有下了晚自习抽出身来跑到医院匆匆去看一眼。”学校纪委书记桂爱民不仅教了一个班的数学,还担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对女儿生病住院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而感到内疚。据了解,祁阳一中班子成员,每个人都有教改教研任务,还有3人挑起了班主任重任,他们一个个肩负责任和使命,不计得失,忘我付出,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正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垂范引领,祁阳一中的干部教师脚踏实地、勤教乐导蔚然成风,学校因此形成了“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好校风,“赶、学、帮、超”的好作风,“奋发图强、不断拼搏”的好学风。校园风景突出特色教学

助力学生实现梦想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优质的课堂学习是学生一辈子的财富。基于这种认识,祁阳一中大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提升办学质量。祁阳一中大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以生为本,围绕“高目标,低起点,快提速”的发展思路,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努力实施“2·1·6”课堂教学模式。“2”即“二主”——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1”即一导——教师是导学;“6”即课堂教学的6个环节:导学——自学——议学——展学——评学——固学。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教师是导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的生本课堂教学观。以研为翼,让活动异彩纷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校以“以科研促发展”为宗旨,在永州市率先成立α科技创新工作室,下设机器人名师工作室、智能制造名师工作室、文昌天文观测室。并做到“3个服务”:服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个性成长、服务学校特色构建;促进“3个提升”: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做好“3个优化”:优化课堂结构、优化班级管理、优化学校治理;实现“一个辐射一个引领一个带动”:把祁阳一中的教育理念辐射到当地教育的每个角落,使祁阳一中的教育理念引领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用祁阳一中的教育理念带动当地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一分付岀,一分收获。近三年来,祁阳一中共有学生388人次获国家级奖励,638人次获省级奖励,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发明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科技创新基地校、全国创新名校联盟成员单位、全国2019年度创新创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培养知识产权教师专门人才25名,兼职教师245名,经认定优秀课例达100多个。以媒为桥,让信息渗透校园,让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突围”发展。智慧校园让学校“无网不在”,学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运用,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学习空间,全面共享资源,全方位利用资源,让学生从教室“突围”而出,飞入“云端”。学校还着眼智慧校园系统,坚持以智慧化管理为主抓手,智慧化教学为主阵地,智慧化教研为主形式,智慧化训练为主线,着力构建了“四为主”智慧教学体系。以特为辅,让个体得到尊重,让学生自主发展。祁阳一中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粒种子,都会有含苞待放的花季。为了不落下一个学生,学校一方面成立了招飞组织体系,配备了空军招飞专干和心品教练,建立招飞学员专项成长档案,开展行之有效的的各项训练。另一方面,加强文化攻关,面对面批改作业,一周一总结;同时,单独组织文化测试,做到成绩单列,建立成绩卡,开展纵向和横向比较,补短培优,决不让一个招飞苗子因为文化成绩而淘汰。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以来,祁阳一中共被招飞录取35人,其中有4人考入清华、北大飞行员班,成为光荣的天之骄子;连续6年得到省考试院和广空招飞中心的一致肯定,两次被评为湖南省招飞工作“突出单位”,4次被评为湖南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居中南五省之首,进入全国十强行列。以文为补,让校园激情燃烧,让学生自主成长。“一所没有激情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激情的年轻人是没有未来的。”校长邓振说,“激情能够提升自信、激发灵感,人在激情的状态下可以展现出更大的生命张力,更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激发他们的热情。”为此,祁阳一中寓教于乐,大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振师生的精气神。以班级为单位每月开展“十个比一比”文明素质评比,以语言规范、仪表端庄、举止得体、遵纪守法、安全出行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改进校风、学风、作风。通过“两节一会”(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文学社、小记者站等30余个社团,充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展示个性特长。依托“雷大妈”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家校联系,畅通学校、家庭、社会经常性沟通渠道,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积极为学生到社区、到乡村服务创造条件,扎实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陶铸故居、陶铸纪念馆、潘市红色学校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装部、人防办、消防队、禁毒办等国防和综合实践基地,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雷锋、送爱心、创国卫清扫、文明劝导、校门值勤等社会公益和校园服务活动。用好教育扶贫平台,发挥学校特色优势,结合教育扶贫政策,组织师生到龚家坪镇双塘村结对帮扶,重点对贫困对象开展扶志、扶智,对贫困家庭孩子在享受国家助学金之外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大投入力度

提升办学成绩创办于1912年的祁阳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学校占地250余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是湖南省重点中学、省示范性高中。“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文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教师宿舍200余套、学生食堂和宿舍7000平方米,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校园路面、活动场地和供电、供水及教学设施等,还预算投入1.6亿元,实施学校“东扩”工程,征地80余亩,新建办公大楼、学生教室、宿舍和运动场馆。县委书记周新辉每年至少7次到学校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县财政、教育、城建投等相关部门也都给予学校大力支持……”校长邓振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祁阳一中以“博、雅、真、精”为校训,坚持“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和“德育治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策略,秉承“民主、文明、和谐、进取”的校风和“勤奋、守纪、求实、创新”的学风,致力实现“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所有学生都成材”的办学宗旨,着力打造示范性、实验性、特色鲜明、管理科学的国家一流高中学校。不仅如此,学校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员工394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6人,一级教师127人,省级骨干教师7人,市名校长1人,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8人,迄今培育工程院院士刘大响等精英人士近6万人,现有在校学生4500余人。近年来,学校获评“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实验学校”“空军招飞优质生源基地”“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单位”“清华大学生源中学”“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零犯罪学校”“中国发明协会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创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40余项国家、省级以上荣誉。一份份荣誉、一张张响亮的名片,闪烁着祁阳一中别致的光辉。春风吹暖碧潇湘,百年画卷呈辉煌。进入新的百年发展期,祁阳一中教育人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绩,同心同德,再接再厉,扬昔日之辉煌,写今朝之风采,铸未来之伟业,为实现“办名校、出名师、育名生、创名牌”目标而努力奋斗!教育有痕,润物无声。展望未来,祁阳一中值得期待。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