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脉千里/云朵的观众与游人乖乖列队/天宇凡间/络绎不绝。”在《西王母乘凤车》一诗里,诗人这样写凤车:“凤车威仪吉祥/依次打开硕大幻想的翅膀。”诗人还以梵高用调色盘的笔法,调集五彩颜色:“墨绿、枣红、赭黄、石青/绮丽叠彩,遮天蔽日。”把凤车写得华贵炫目,栩栩如生。读者的视觉也随着诗人的诗笔遭遇了最美冲击。比如,写舞蹈,诗人以兰花、葱白、莲藕、笋尖来形容、来表现,写舞者的“双臂律动,生长拔节”;写“青荷云鬓,桃花粉面,春水初生在此刻”,她抒发“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一个酣歌恒舞的主角”,然后,诗人纵情高呼:“美呀,即使云为幕帘/风为弦乐/雨为潇潇鼓点。”诗人写劳作后的女人,“围坐在一起,交换秘密/眼睛亲吻着眼睛”;她写丝路商旅,“马匹和骆驼繁忙/商贾往来云集/胡汉通婚/一见钟情的火花擦亮”;她写果树下的乐舞,“树声,鸟声,风沙声,器乐声/向善向美/反复韵律/醉了这一方水土和心灵”;她写敦煌文献中的制糖,“新鲜出炉/打包一个个田园童话/堆积,流转,乘风而送/空气和舌尖都弥散快乐的多巴胺/丝缕如麻”。她写服饰图案,写珠宝璀璨,写茅屋草舍,写莲花绽放,写萌萌童趣……,写得活色生香,写得动人心魄。这是一次生命之旅。在敦煌石窟间穿梭,在星光月影、沙响泉映之境聆听,在戈壁大漠体验与写作,诗人感到“身如马踏飞燕/心生琉璃万顷”,“我意乱神迷/一次次把自己/交付天籁”,“万语千言/千回百转心头上”。完成了这部用生命写作的大诗,诗人感觉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至心至纯地爱诗/其他无颜色/至心至纯地爱壁画/其他无颜色。”其实,这是诗人奉行的“初心如诗,写诗幸福”的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这种忘我的体验,对于当代诗人乃至文学艺术界的创作者,都是一次启示,要创作富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忘我、无我。近年来,敦煌就像一座超级发电站,一拨拨的山南海北的人靠近它,天空和想象彻底打开,获得一种无穷的动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闪现的夺目光华。诗人罗小丽向读者捧出的这本诗集,就是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宣传者的一次实践。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