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注册
搜索
首页
每日要闻
高层讲话
深度观察
专家视点
长三角合作
地区发展排行榜
经济运行报告
区域动态
产业地图
旅游发展
新区及开发区
热点问题
研究中心
关于我们
首页
媒体报道库
湖南省
永州市
经济
文章详情
清代失落的秘密
2022年01月20日
10
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邱俊霖《饥饿的盛世》是历史学者张宏杰的著作,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乾隆皇帝的一生以及乾隆时期的历史事件娓娓道来,用平白的语言探讨乾隆皇帝执政之得失,让世人重新审视“康乾盛世”。大多数人在谈到历史的时候总会觉得枯燥,同时也容易将历史人物脸谱化。实际上,每一个历史人物也都是有血有肉的。而《饥饿的盛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乾隆皇帝。从1735年25岁登基算起,乾隆帝一共执政63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通过《饥饿的盛世》,我们可以了解到乾隆年轻时期执政的宽松和温和,他表扬官员的直言精神,施行减税减刑等宽大政策,同时也分析了乾隆皇帝性格中非常谨慎的一面,他对官员的结党营私行为保持着高度警惕。该书以乾隆十三年作为转折点,这一年乾隆皇帝最爱的孝贤纯皇后去世,宽松的政治氛围没有换来乾隆帝想要的清明,反而造成了贪腐现象横行、派系斗争等问题,甚至有人开始对皇帝进行诋毁。终于在这一年,乾隆皇帝刮起了政坛风暴,重回雍正时期刚猛、狠戾的政治风格。书中对于乾隆皇帝的眼光和魄力给予了肯定。他趁准噶尔内乱之机出兵,并于1760年彻底平定准噶尔,国土面积由此达到了1453万平方公里,这是元朝以来的最高峰。同时商业、军事、教育等均超越前代,这是“盛世”的顶点。正是“盛世”达到顶峰的18世纪的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书中对于1760年代之后乾隆朝的事件进行了详细叙述。比如大兴“文字狱”,通过思想钳制让异见者失语,思想上的僵化也伴随着官僚集团利益的固化,政治体制逐渐僵化也让行政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显现。一言以蔽之,世界正在发生巨变,而清王朝却在传统的世界里迅速滑坡。随着皇帝的老去,盛世逐渐凋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皇帝重新变得“宽大”起来,他不仅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对百官的要求,他开始好大喜功,极度讲究排场。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既乐于享受,底下官员更是在贪污腐化的道路上一泻千里,腐败甚至呈现集团化的特征,伴随着官僚体制的崩坏,对平民的剥削更加严重。更为严肃的问题是,人口不断增长而生活资料却毫无增加,虽然书中阐述了乾隆时期对于农业的重视,同时海外引进的红薯和玉米的推广也成为了全盛的助推器,然而人口的极速增长迫使人们依靠尽可能少的食物生存,这使得乾隆盛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饥饿的盛世。当英国使团前来庆贺乾隆皇帝83岁生日时却因为见面礼仪问题不欢而散,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人的全部请求。不过英国使团在途中记载了盛世之下的一些特别场景,如极大的贫富差距,许多普通的民众甚至不顾危险跳海捞起被使团所遗弃在海中的食物并腌在盐里。其实英国使团对于盛世的描述何尝不是客观的呢?乾隆皇帝最后的几年时光便花在了镇压农民起义上。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乾隆朝晚期出现了大量的流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嘉庆元年爆发的白莲教起义迅速蔓延了川、陕、鄂、豫等省,清王朝不断调兵遣将,起义的烈火却越燃越旺。可见王朝的腐化已彻底破坏了清朝军队的战斗力,乾隆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乾隆帝于嘉庆四年正月去世,而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撕掉了“盛世”的最后一层面纱。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大英帝国伴随着工业革命步入了黄金时代。如果说康熙和雍正留给乾隆皇帝的是盛世的底子,那么乾隆皇帝留给嘉庆的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国。面对一场农民起义尚且如此乏力,四十余年后在与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进行交锋时的惨败也就可以预料了。《饥饿的盛世》通过对盛世图景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清代失落的秘密。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
友情链接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丝路信息网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重庆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国务院参事室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