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砚边点滴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罗峰林习书历程永州,雅称潇湘,北通长江,南极两粤,自古为连接五岭南北最主要的交通要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钟灵毓秀的永州孕育了怀素、周敦颐、何绍基等理学大儒与艺林巨擘,一代代永州后学士子在先贤巨大的文化力量感召下,不断前行。我生于潇水之畔农家,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幼承庭训,父亲和舅父念过旧学,一手传统的毛笔字对我的影响很大。七岁入学习书,初学柳体,启蒙先生常将我之习作贴于墙上示范。刚上初中,遇上十年非常时期,我参与写大字报。高中时我负责班级板报书写,当时毛主席的字非常时兴,到处都是“毛体”。我临写的“毛体”很像,深受师生好评,也就是从那时始,我与草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日后一生所追求的方向。高中毕业回乡做起了教书先生,期间临池不辍。1975年,我被推荐到湖南第一师范读书,赶上入大学的末班车。期间,我坚持临池习书,奈何那时书店的字帖除了“毛体”,就是仿宋体和新魏体。班主任美术教师见我毛笔字写得不错,特地将自己珍藏的王羲之《兰亭序》帖送我,我如获至宝,开始了行书的学习。如今回首,最为珍贵的是对书法的执着坚持,这为以后的创造提升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艺术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中国书法开始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相比较中国书法几千年的历史,近40年的发展虽是极短的一段光景,但波澜壮阔极不平凡,历经了筚路蓝缕,螺旋上升,从传统风格书法走向现代、传统现代并存发展、传统书法全面回归的观念骤变,我们这一代人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当时,省书协举办会员研修班,我通过学习,在书法的认知又上了一个台阶,期间结识了颜家龙等当时湖湘书坛翘楚,结下深厚友谊。当时的一些青年骨干,如今都已成当今书坛之领军人物。1987年,我的作品首次入展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1989年加入中国书协。此后,又陆续参加全省历届书法大展及一些全国展,并游历名山大川,开阔艺术视野。初见华山,就被华山巍峨挺拔的气势震撼,高山仰止,心中敬仰油然而生,顿生感悟:做人为艺也应有山一般的情怀和气象,故取号“抱山”。为弘扬怀素草书艺术,1992年我策划了原县级永州市与中国书协举办的“怀素书艺研讨会暨草行书作品展”。专家云集、论述丰富,当时在全国书法界影响较大。原中国书协副主席刘艺说:“活动对全国草书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亦从那次活动,更加深了对草书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砚边随想《礼记》有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为艺者,德为先、艺于后,德艺双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贤者交是历代书法家共同的观点。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是谓之读书;游历山川,感悟天道,启迪心灵,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集于笔端是谓之游历;“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是谓之拜师取友。书法有法,书是写,法是则。书法是艺术,写字是实用。书法入帖出帖需要漫长的探索,历经“无法”到“有法”再到“无法”的过程,初学书法从古人经典当中汲取营养,了解诸多技巧表现手段,不断提升对书法的认知与感受力。第二层面的“无法”,是对技法技巧的高度熟练运用的基础上,不被法所缚,以手写心,表达出书家自我的生命情调。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是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作品的共性来自于传统经典,它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化基因所承载的共同的审美样式,作品的个性来自于书家自我,是书家个人修养、性情、志向的真实流露。草书是理性和浪漫相结合的艺术。草书难度大,似钢丝上跳舞,外行觉得草书容易写,其实不然。“废纸三千一字难求”,草书的难度和艰辛,可想而知。我言草书之特点,一是用笔速度相对较快,慢则气势不连,也就缺少动感和神韵。二是运锋。古人有“八面出锋”的说法,其实就是讲锋的灵活运用。要做到挥洒自如,须穷其毕生精力修炼。孙过庭言“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扬雄云“书,心画也”。这些论断都提出书法性情。历史记载,历代草书大家多酒后作书。因此,人皆认为作草必与酒结缘。我认为,草书极讲究性情,喝点酒,调动性情是好事,但他的前提是草书的基本功要扎实。盲目效仿,一味醉酒作书,就无异于东施效颦。过醉,难于控笔,失去理智。无论酒否,作草以似醉非醉、一半清醒一半醉为妙。欲达到艺术高峰,勤奋和天分相辅相成。天分悟道,励志勤学,缺一不可,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千山独行,不计得失,初心不改,方得始终。书法创作过程是书家主观自我与客观万物完美契合的过程,孙过庭《书谱》提出的“五合五乖”就是艺术创作阴阳相生相克的外部条件。“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是五合也;心遽体留、意违势屈、风燥日炎、纸墨不称、情怠手阑是五乖也。”

“合”就是和谐、适合、融合;“乖”就是违背、违犯、不和谐。艺术评论首先要专业,不是内行最好不去作评论,免得贻笑大方。外行评论,很容易陷入吹捧的误区。不要拘泥所谓权威、名家、理论家,要有自我主见和辨识能力。反对跟风,不看别人脸色写字。不切实际的吹捧,既误导作者,也误导读者。艺术家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良知,不能瞎吹。瞎吹乱捧,其结果是捧杀艺术。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