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民生工程:编织百姓幸福网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本报(通讯员 欧阳友忠 骆力军)

近年来,宁远县大力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就医、养老、安居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倾心倾力倾情编织百姓生活幸福网。

编织就业网

百姓家门口就业

“在家门口务工就是好,不仅和在外务工挣的钱差不多,而且生活开销降低了,更重要的是能够照顾家里的老少。”1月28日上午,在宁远县文庙广场举办的“春风行动”招聘会现场,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村民李芳英在县工业园区的华荣鞋业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高兴地说道。

去年来,宁远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电子、纺织、建材等产业集群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该县劳动就业部门主动与当地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通过各种媒介发布用工信息,在节假日举办大型用工招聘会,并多次举办培训班,对就业人员进行“充电”。同时,出台小额贷款、税收减免等多项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大学生及下岗人员自主创业,并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指导和帮助创业者选准、选好创业项目,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编织健康网

患者就医有保障

“好在有新农合,现在我们农村人生病也不怕了,多亏了国家惠民政策。”冷水镇神下村参合农民李山伟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带来的好处,感慨不已。 

该县出台了《宁远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提高了救助比例,降低了救助门槛,扩大了救助范围,加大了救助力度。特大门诊救助扩大了病种对象,临时医疗救助由原来的年自付费用2万元起步降低为单次住院自付费用6000元起步,救助比例提高到7%,县外医院住院的年最高救助限额由3000元提高到了5000元,进一步缓解了城乡贫困群众看病就医的压力。一年来城乡医疗救助7.3万人次,资助参合金额288万元,医疗救助金额1542万元,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就医的压力。

为了方便群众,该县积极简化就诊和报销程序,参合农民可在全省范围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就医,出院时凭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户口簿等,可直接在医院报销窗口报销医疗费。

编织养老网

老人生活无后忧

“在敬老院里,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条件比在家里还好。”仁和镇敬老院65岁的陈国秀老人满脸挂着笑容。走进敬老院,只见老人们有的在园子里照料花草,有的在休闲室看电视,有的在户外晒太阳聊天,每个地方都暖意融融,洋溢着幸福祥和的气氛。

宁远县着力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切实让老人们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已达到65%。全县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15所,各乡镇敬老院标准化建设全面竣工,并全部投入使用,每所敬老院均可容纳老人60人以上,并建有生活、娱乐、饲养、生产四个功能区,完善了餐厅、活动室、阅览室、医疗室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了棋牌、电视机、热水器、健身器材等。

编织安居网

居者有其屋

春节前,宁远县清水桥镇平田村贫困户欧阳谢俊告别了旧房,搬进了敞亮的砖瓦房新居。住进了向往已久的新居。走进欧阳谢俊家,2间40平方米的红砖瓦房已经建成,铝合金的门窗已经安装完毕。“我今年67岁了,住旧房三四十年了,政府看我的房子要塌,给我盖了两间新瓦房,又高又大,住着很舒服,感谢党的好政策。”谈起新家,欧阳谢俊感激万千。

去年,宁远县按照最贫穷和最急需的原则,注重向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以及居住在土坯房和危房的困难农户倾斜,在对贫困户的家庭住房情况进行实地复核后,将审批结果在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该县对危房改造农户实行一户一档管理,由县、乡(镇)、村三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贫困户。去年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063户,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新增廉租住房432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000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8户,累计完成新增廉租住房建设任务2561套,完成收购公共租赁住房1001套,46414平方米,完成投资6962万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