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纯高
今年上半年,蓝山县反映村“两委”换届工作的网络舆情在《红网》就达21条,占全县《红网》涉蓝舆情的9.5%,内容主要集中在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不公开不透明,村干部以权谋私,侵占村集体资金或惠民资金,或拉票贿选等方面。换届选举引发的群众上访或网络舆情问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近期,各级党组织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抓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势在必行。一是把好村“两委”干部选配关,选准配强“带头人”。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两推一选”,切实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文化素养高、群众公认、热心村中事务的农村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以县、乡党校、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村组干部。通过进行政策法制和科学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事能力,增强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三是突出问题导向,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要紧紧扭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出重拳”、“下猛药”,加大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力度。抓机制建设,增强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倡导“能人治村”,“让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一是营造一个弘扬正气的舆论环境。各级党委政府及至全社会,导入正面引导机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宣传栏,甚至微博、微信等舆论平台,大力宣传农村党员干部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分子,使正气得到弘扬,先进得到褒奖,形成农村干部人人争当先进、个个赶超先进、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敬重先进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一个奖优惩劣的工作环境。推行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对农村干部实行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管理,把村干部的报酬同其工作业绩相挂钩,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三是创造一个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离职后的生活待遇等制度,时刻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搭起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让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抓法制建设,增强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是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素质。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党章》、《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增强村级组织依法办事意识,增强党员群众对宗族势力或地痞地霸势力干扰基层民主政权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采取送法下乡、送法进村、送法入户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明共建活动,进一步增强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二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要把贯彻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民主选举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抓经济建设,增强村级公共服务自给能力。一是找准路子。要积极组织和带领群众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找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采取灵活务实的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找准项目。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主题,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从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出发,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走产业化、集约化的新路,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提高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创新方式。要注重实效,着力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方式,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自给能力。(作者系蓝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