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星期日,天空下着倾盆大雨。“猫仔咀村的拆迁安置为什么一直久拖不决?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凌晨5点,屋外唰唰的雨声并没有打断宁远县委书记刘卫华早早醒来的思索。睡意已无,索性起床拨通了县委办、舜陵镇等单位负责人的电话:“今天上午8点一起到猫仔咀自然村调研!”
猫仔咀村地处宁远县城城南结合部,宁嘉公路与厦蓉高速九嶷南路连接线在此交汇,便捷的交通使该村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但由于一些原因,两条出省跨境公路交叉口还有四户村民没有搬迁,严重影响了道路工程施工和县城向南发展。近10年了,多个工作组进村,指挥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四户村民工作做不通,导致九嶷南路拓宽工程受阻,生态新城建设项目落不了地,成了“卡脖子”。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委要求:每一位常委带头联系解决一个“老大难”问题。刘卫华主动联系解决这块“硬骨头”。
江东青全家9口人,家里彩电、冰箱、热水器等一应俱全。看到县委书记来到家里,江东青连忙递凳让座。“这两条路修通几年了,你家的新房建好没有?你这座老房子怎么还没搬迁?今天来,是想听听你家的一些想法。”县委书记亲切朴实的话语,一下就拉近了与江东青的距离,打消了他的疑虑。江东青有三个儿女,都已成家,其中一个儿子还是博士生。他向刘卫华反映,修宁嘉公路时自己是村里第一个带头签字的,因为侧房安置补偿没谈成,一直拖到现在。刘卫华仔细地听,认真地记,还不时地解答,同他算政策账、长远账。临别时,江东青再三挽留刘卫华在家里吃饭,刘卫华挥挥手笑着说:“等您的房屋拆迁了,又一栋新房建好时,我一定来走亲戚。”
离开江东青家,刘卫华来到了彭怀德家。刘卫华进厨房,掀锅盖,详细了解其家庭生活情况。彭怀德认为,自己总体是支持的,但拆迁丈量没凭屋檐滴水不合理,且补偿标准过低,难接受。“补偿一要按政策办事,二要公平公正,能够给予关怀的要给予关怀。‘小家’需要‘大家’的关心,‘大家’也需要‘小家’的支持。只有这样,‘大家’、‘小家’才能建设好。”刘卫华讲政策,析事理,彭怀德连连点头称是。他还反映,安置房准建的楼层少了,能否可以多建几层。刘卫华说,为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探讨以空间换平面的方法。
接着又走访了其余两户。刘卫华总体感到这四户是通情达理的,他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对待和重视拆迁户反映的具体问题,但村民对大量杂房占一补一的要求过份。
现场调研结束后,刘卫华紧接着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诊”。会上,有同志反映,该四户实际上在前几年政府征收耕地时都享受了征地安置地建房政策,建起了新房,生活殷实。部分村民一方面享受了征地补偿政策,一方面又不配合政府拆迁,话讲得顺溜,但实际搬迁就难做。也有同志提出,九嶷南路连接线究竟是按60米还是110米修,政府一直久拖不决,工作组不好向拆迁户承诺安置去向。还有的同志发言,像县委书记这样一户一户耐心去谈,与村民交心谈心,给村民算对比账,对做好今后折迁户工作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按照建设生态新城的标准,将宁嘉公路和九嶷南路连接线十字路口打造成景观路、样板街,九嶷南路连接线路面按60米规划建设,宁嘉公路扩建按路面42米规划建设,十字交叉景观路口统一规划建设高层建筑。”刘卫华书记归纳了大家的意见,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和规划布局。他还特别强调,5月底启动四户拟拆迁户搬迁安置工作。同时,国土部门也要启动依法行政工作,向法院申请,做好依法拆迁准备。
窗外,立夏后第一场雨渐渐停了。座谈会越讨论越热烈,越讨论工作思路越明晰,越讨论做好工作的底气越足。对于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大家紧锁的眉头也逐渐舒展开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