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刘青)
在东安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勤奋耕耘,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在同事眼中,他是“工作狂”,忙忙碌碌、铁面无私;在领导眼中,他是“活陀螺”,敬业奉献、从不讲条件提要求;在家人眼中,他是“甩手掌柜”,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当事人眼中,他是好法官,热心细致、一丝不苟。他就是现任东安法院档案管理员的李中月同志。
兢兢业业
以院为家法院办公室是后勤保障部门,是承接全院各部门与外界的窗口,承担着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和做好服务工作的重任。办公室人员少、工作多,李中月兼做档案管理、印章管理、司机等多项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全身心投入,做到无微不至。对移送、借阅、查阅档案的同志,他给予满腔热情的接待和耐心细致的帮助。2009年,东安法院搬迁到新院址,约35000件档案需要整理搬迁;2012年各基层法庭档案移交院机关,约13000件档案重新登记造册入库;两次搬迁,近50000册文书档案的搬迁、装盒、入库几乎是李中月一个人完成。因为上班时间要管理印章不能腾出手来,他只能利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有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就直接进了档案室,干累了就在椅子上眯下眼。档案室里又闷又热、爬满了书虫,还满是樟脑、除虫剂的刺鼻味道,李中月常一边整理一边咳嗽,很多老同志心疼劝他:“老李,那么拼命干什么,一把年纪了,档案可以慢慢整,身体要紧。”“那你们就别天天加班开庭、写判决书了嘛。我们都是劳碌命,工作不做完、不做好是不安心的。”在李中月及前几任档案管理同志多年辛勤细致工作下,东安法院的档案工作获得了“湖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一级”称号。
见义勇为
不求名利至今东安法院的老同志还清晰记得,李忠月在八年前当了一回无名英雄,救了一名男子。1996年10月20日,李中月从双牌执行公务返程,行至东安县井头圩镇小江口村10组时,遇上在姐夫寿宴上被他人打伤昏迷的王满生,当时他头部被打伤,又因为喝了酒导致血液上行喷涌而出。由于情况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好不容易拦下的中巴客车怕人死在车上说不清,在走了几十米便借口车坏了,将他请下了车。王满生的哥哥和姐夫等人急得跪在路中拦车,可是过路的车辆见到王满生鲜血淋漓、生命垂危,都绕道行驶,怕惹祸上身。李中月经过见状,立即将车停在他身边,招呼其家属,“快点快点,抬上来!”。一路上王满生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座椅,完全失去了意识。终于到了县人民医院,看到王满生被推进了急救室,李中月却连姓名都没留就默默离开了。王满生醒来时,已是三天之后。医生感慨,“你还真是命大啊,遇上一台法院的警车,否则晚来五分钟就没救了”。闻言,王满生立即请求单位同事帮忙寻找恩人。为感谢李中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王满生燃放鞭炮,送来锦旗,同时也奉上了一个红包,但李中月朴实拒绝道,“锦旗和你的感激我收下了,这红包我不能要,我救你是凭着我的良心,不是为求名利钱财。”
公正廉洁
甘于清贫事实上,李中月的家庭并不宽裕。他的妻子1997年因意外而截肢,只能做些零工补贴家用。李中月本人也因胆和胃的问题两次开刀住院。在李中月不到60平米的老房子里,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连沙发都是80年代的老式木沙发,因为年代已久,沙发座椅都烂掉了,李中月又将淘汰的老藤椅坐垫摆在沙发上继续使用。李中月的妻子常嗔怪他:“这么多年,一心只想着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就是个甩手掌柜。”李中月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叠厚厚的荣誉证书,工作至今李中月先后获市“三集中先进个人”、“双文明先进个人”“优秀工作人员”、“爱岗敬业模范”等多项荣誉。24年过去了,李中月从事过驾驶员、书记员、审判员、执行员、法警、档案管理等多项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公正廉洁,从不接受当事人吃请贿赂。经他手审理、执行的案件无一信访。在一起退耕还林承包合同纠纷案中,原告白牙市镇桐子山六组村民为感激李中月的公正判决,还特意送来“执法如山”的锦旗和感谢信。面对赞誉,李中月总是很谦逊朴实:“上一天班对得起这一天的工资,虽然我还有27个月就退休了,但我还是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