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是一场现代文明与愚昧落后之间的斗争,是对丧葬陋习的革命,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办丧事时讲排场、比阔气,祭拜先人时大肆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甚至还有人请法师做法事,由此带来了铺张浪费不说,还使生态环境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殡葬改革号称“天下第二大难事”,牵涉面广、执行难度大。为破解制约改革中的瓶颈,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火化率和殡仪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加大执法、完善载体、提升质量、厘清职权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走上了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我市的殡葬改革工作从1998年12月开始全面启动。在启动改革之前,全市仅有一个殡仪馆和一家经营性公墓,殡葬基础设施简陋、殡葬秩序混乱,可用“低、旧、乱、差”四个字来形容,即:低,火化率低;旧,人们的丧葬观念旧;乱,殡葬秩序乱;差,殡葬基础设施差。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市民政部门不断解放思想,强化措施,狠抓机构队伍、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建设,殡葬管理和改革工作逐步向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迈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0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2013年分别被评为“全省殡葬工作先进单位”。
为强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民政的副市长为组长,民政、公安、城管、人社、财政、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各县区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市本级成立了殡葬事业管理处,县区成立了执法大队,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冷水滩、零陵、宁远、祁阳等县区还在乡镇办事处、居委会建立了殡葬信息联络站,确立了专职联络员,构建了市县联动、常态管理的工作格局。近年来,殡葬执法队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收缴封建迷信用品1200余件,制止和纠正占道搭设灵棚治丧或出殡沿途丢撒冥纸、抬棺游街、送葬车辆招摇过市等违规现象200余起,取缔非法运尸车8台次。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全市城区火化率在改革前的基础上提高了59个百分点。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是殡葬改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市通过招商引资、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1.5亿元,兴建殡仪馆7家、经营性公墓8家。其中,市本级殡仪馆日月同辉陵园占地面积310亩,总投资5500万元,按照国家环保型、现代化、园林式的殡仪馆标准设计和建设,2009年建成投入营运后,有效地改善了我市中心城区群众的治丧环境。
为贯彻落实好惠民殡葬政策,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2013年
4月,以市政府督查室名义下发了《关于切实落实惠民殡葬资金的督办函》,要求各县区、管理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将惠民殡葬政策限期落到实处。在落实惠民殡葬政策时,市本级率先垂范,全年共兑现惠民资金7万元。截止目前,全市落实惠民殡葬资金230万元,其中为城乡低保对象、“三无人员”、五保对象和因病致穷对象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和礼厅租赁费112万元、无名无主遗体处理费118万元,为构建惠民殡葬体系奠定了基础。
在规范殡葬服务过程中,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殡葬收费贵和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市民政部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全市殡葬系统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活动。督促殡葬服务单位整章建制,实行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公开收费项目、标准和服务流程,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和监督电话,杜绝了“索、拿、卡、要”违规行为。各殡葬服务单位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展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了群众的丧葬需求。市本级殡仪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兼顾社会效益,几年来为弱势群体和五保户减免殡葬费用220万元。去年,获得省民政厅同意,申报了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在创建全国先进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着力搞好殡葬改革工作,全市各有关部门理顺关系、明确职权,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因民政部门管理的殡葬工作有部分行政执法尤其是处罚执法权受到了限制,当在城区公共场所出现乱搭灵棚、乱放鞭炮、耍龙舞狮、抬棺游街影响城市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违规现象时,民政部门前去执法,易造成不执法不作为、执法乱作为的尴尬局面。为理顺行政关系,2007年与市政府清权确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将在城区乱搭灵棚、乱放鞭炮、耍龙舞狮、抬棺游街的行政处罚权划归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完成了民政部分殡葬执法处罚权的移交,减轻了民政执法工作压力。各部门紧密配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开创了全市殡葬改革工作新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