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沛)家暴逐年上升
近日,刊载在本报社会民生版的《女儿举报家庭暴力,父亲被行政拘留》、《夫妻关系不和,男子一怒之下将妻子掐死》和《狂躁男子疑心重,刀砍发妻酿后果》三篇消息,反映了分别发生在道县、冷水滩区杨村甸乡、江永县上江圩镇的夫妻家庭矛盾引发的悲剧,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我市妇联系统信访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至2012年,各级妇联分别接待各类信访案件1340件、1078件、1073件,其中婚姻家庭类案件分别有753件、692件、705件,而家庭暴力案件分别有230、286件、315件,分别占婚姻家庭类案件的30.5%、41.3%、44.7%,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3年12月底,我市各级妇联系统共接待家庭暴力信访案件338件,占婚姻家庭类信访案件总数的50%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家庭暴力案件屡见不鲜。
家暴酿悲剧
“我不想再忍了,这次我一定要和他离婚。”2013年8月29日,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居民唐某来到江华县法院,向工作人员哭诉着。
唐某口中的他,是白芒营镇拔干村二组黄某。结婚时,黄某对唐某百依百顺,可是好景不长,黄某逐渐显露出性格暴躁的一面,且有酗酒恶习,常常借着酒劲对唐某发泄施暴。这些年,唐某都是默默忍受。
丈夫屡屡施暴,夫妻关系恶化。一次,双方因琐事发生争执,黄某又一次将拳头挥向了唐某。唐某无力反抗,被严重打伤,经诊断,其躯干和四肢多处软组织挫伤。唐某不堪其扰,于是一纸诉状将黄某告上法庭。
和唐某一样,许多女性在遭到家庭暴力之后都采取了隐忍的态度,直至事态发展到极为严重的地步,才开始维护自己的权益。
2013年10月12日,冷水滩王某因夫妻关系长期不和,竟然亲手将妻子掐死,酿成一桩悲剧。王某时年30岁,比妻子张某某整整大10岁,二人婚后经常因琐事吵闹不休,有时还拳脚相向,当天中午12时许,夫妻俩又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在争吵过程中,王某一怒之下用力掐住妻子张某某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
市妇联副主席魏秋云告诉记者,从目前受害妇女向妇联反映的家庭暴力来看,家暴产生的原因是在男权观念的作用下,部分男性的意识观念不正确,他们认为“这是家务事”、“我自己的老婆打打也无所谓”,而一些女性维权意识差,在受到家庭暴力之后,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鸵鸟”心态,忍气吞声,纵容了施暴者。
对家暴说不
虽然,家庭暴力现象在目前而言不能完全消除,救助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通过妇联、及社会各界和妇女自己本身的努力,还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我市开展了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主题的活动周,面向广大群众重点宣传。同时,市各级妇联以和谐家庭为切入点,强化对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营造反对家庭暴力的良好社会氛围。
对于一些已经遭受了家庭暴力的女性来说,我市及各县(区)相继成立了由政法委、妇联牵头,公、检、法、司等1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协调处理带有普遍性的妇女儿童权益问题。同时,市妇联与市司法局联合建立了妇女法律援助机构,降低法律援助门槛,为受到家暴侵害的妇女儿童给予法律援助。与市民政局联合,在救助站成立了家庭暴力庇护中心,对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和流浪儿童实施救助。
目前,市、县两级妇联均挂牌设立了14个反家庭暴力投诉站,当地妇女可随时去投诉站投诉。同时,依托社区、乡镇的“妇女之家”相继成立妇女维权站,目前全市共有5096个,集咨询服务、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于一体。零陵区的七层坡社区和蓝山县的毛俊镇毛俊村创建了“妇女之家”都树起了典型示范作用。
另外,为更方便快捷地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帮助,目前我市各县区均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热线,女性可以随时拨打热线,咨询维权知识。
魏秋云认为,作为家中的“半边天”,女性首先要自律、自强、自立,提高自身修养,做一名合格的“贤内助”,为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作出努力。同时,要增强法律权益保护意识,一旦发生暴力事件,可通过依法维权保护自己。同时,她也希望,从社会层面建立健全机制,各相关部门联动,维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权益;倡导文明和谐之风,各部门联合全力推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当今法治社会,女性朋友,大可对家庭暴力说不,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