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匡皓 郑贵卿)七夕刚过了几日,立秋即至,被民间称为七月半的“鬼节”也紧跟而来。根据民俗传统,人们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来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近日,记者在走访市区各大街小巷,感受到了这“股”浓浓的古老的民俗风。
“七月半”祭祀用品生意火爆8日,记者走访发现,在冷水滩一些街头巷尾摆满了祭祀用品,纸钱、鞭炮、香蜡,以及印着大小金额不一的各类冥币、金元宝更是五花八门,祭祀用品十分畅销。记者在零陵中路祭祀用品店看到,各种祭祀产品应有尽有。一些批发店更是人来人往,前来买祭祀用品的市民纷至沓来,将摊子围得水泄不通。“这些纸钱一般是一捆捆地卖,一捆就是十斤,卖得最好了。我们做的也就是这几天的生意,所以备足了货。”路边某批发店老板一边告诉记者一边与顾客进行买卖交流,忙得不可开交。“一年一节,都在兴,所以旺嘛!”老板说。
“七月半”表达拳拳孝心
“七月半是后人祭奠先祖、缅怀逝者的日子。我们以节日的契机,送去对先人的祝福,同时也来提醒自己,活在当今,珍惜生活。”刚买好一大袋祭祀用品的孙大娘对记者说道。“这个节日我们都很重视。”旁边孙大娘的女儿也轻声道。
“爸妈虽然离开我快十年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仍然存在我的脑海中。”家住梅湾路的王先生提到这个缅怀先人的节日时,十分动情。“现在生活变好了,我自己的孩子也参加工作了,却再也没有机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只能通过这个特殊的节日来祝福二老在天堂上安好。”“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封建迷信,相反,我觉得这是一种追思故人、联络亲情的方式。”20岁的大学生吴佩佩告诉记者,她与逝去的奶奶感情很深,每年“七月半”她都会跟家人祭奠或书写怀念悼文等形式来寄托对奶奶的哀思。“祭祀逝去的亲人关键是心意,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心怀哀思与追念才是最重要的。”吴佩佩说。
“七月半”烟熏雾绕永州城
“每年这个时候,永州市的街头巷尾都会很热闹。”市民王小姐道,“缅怀祭祀先人无可厚非,但大肆烧祭祀用品就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及火灾隐患了。”9日晚上,记者在所住的小区及附近的菜市场看到,祭祀活动往往是全家出动,仪式虽简单,但气氛庄重,深刻表达了对先人的缅怀和尊敬。入夜,整个永州城都笼罩在一片烟雾缭绕之中,鞭炮礼花声也响彻天空,空气中充斥着香蜡纸钱散发的呛人的气味。来往的市民不少掩住口鼻,匆匆而过。“烟太大了,对环境和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当问到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时,家住逸云社区的王先生如是说。“我不反对祭祀,但是晚上小区楼下有人烧纸钱时烟雾直接窜进卧室,熏得人十分难受。”10日早晨,记者在社区和马路边观察了昨晚一些市民不文明的祭祀行为之后的情况。路边烧过的纸灰很多并没有进行处理,还有没烧完的纸也丢在路边,严重影响了市容环境。“清扫难度要比平时大,时间要比平时长。”记者随机在路边询问了环卫工人宋大叔今日的清扫情况,“烧过的纸灰随着风吹得到处跑,打扫起来非常不便。还有些人直接在人行道边烧,把地砖烧成黑色,扫了也留下很深的痕迹。”宋大伯无奈地道。
“七月半”尊重传统也要守住文明记者了解到,为引导市民文明祭祀,城管部门也加强了该方面的宣传引导。10日上午,记者致电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冷水滩分局。该局办公室主任刘昌柳告诉记者,为有效规范好“七月半”祭祀活动,合理引导市民文明祭祀,区城管局在文明祭祀劝导、舆论宣传方面做了相关方面的举措。
举措中包括:
在永州红网和城管局的网站上分别发布了文明祭祀的通告,从农历初九开始在永州电视台连续播放了为期六天的关于文明祭祀的温馨提示,在潇湘大桥、永州大桥等地方悬挂了60条宣传横幅等等。刘主任还告诉记者,为维护好祭祀秩序,从农历十二号开始,市城管执法大队将上阵各大主干道值守夜班,确保城市安全。
记者在此也呼吁广大市民,在尊重传统风俗习惯的同时,今后可别忘了祭祀文明。愿我们用更文明的方式去缅怀故人、传承民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