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代表委员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食品安全虽是老话题,但每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委员对此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人民网进行的调查中,有超过40万的网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本届政府组建了更高规格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意在终结此前食品安全“九龙治水”的弊端。一年来,新一届政府对食品安全频频施以“重典”。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如何落实“四严”要求?人们期待代表委员贡献良策。

食品安全存在问题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武看来,近几年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好转,但隐患不容轻视。在生产方面,粮食、蔬菜主要面临农田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原菌威胁,根源是土地污染和水污染问题,肉类、水产品主要是抗生素残留问题。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平看来,现实也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管理仅达到不出现急性中毒已不能满足人民的期望。近20年来我国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高”的趋势,化学污染是主因之一,但非法添加、滥用添加剂,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风险。“比如用水和添加剂制造假葡萄酒,加香精制作五常香米,毛皮动物肉加香精冒充羊肉等用来牟取暴利,添加剂从对食品的修饰到用于制假售假,对百姓健康构成威胁。”冯平说。

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一份提案中说,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也需要加快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体制,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当前,以放权为重点的政府职能转变已有重要突破,但市场监管的问题尚未破题。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海南省委主委连介德说,要让百姓喝上放心奶,吃上放心肉,提高食品安全,就要从源头进行管理,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建立对食品制售企业严格的定期检查制度。对不顾消费者健康、制售有毒害食品的企业或个人,必须严厉制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不仅要追究制售者的法律责任,还要严厉追究制售单位、监管部门责任。必须用最严苛的举措推动中国食品产业的升级。

母婴食品安全倍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食品安全不仅要生产环节把好关,还要在流通领域建立起全流程追溯机制,从而保护千万母婴的健康。张近东在今年两会提案中表示,解决母婴食品安全问题,需要行业、企业加强自律,提高产业水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明确零售商对商品质量的法律责任,不论是实体零售还是电子商务,都要切实承担起对自身平台经营活动的监管职责,不能置身事外;另一方面,经销商要承担先行赔付的责任,及时保障消费者权益,然后再向生产者或服务者追溯;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母婴食品市场准入机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要零容忍,一经发现严格取缔经营资质,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安全的母婴产品,促进整个母婴行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也关注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问题。宗庆后在议案中提出,为了即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食品安全、防范假“洋奶粉”问题,又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对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贴牌加工的有效监管:一是仍允许经过审批的国内企业委托国外有资质的企业贴牌加工,但要进一步完善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的资质认证和监管制度,不论是为我国企业贴牌加工的企业,还是自己将产品出口到中国的企业,都要实行严格的监管;二是落实国内委托境外贴牌加工的企业及代理销售进口产品的企业对其委托贴牌加工与代理销售的产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虽然食品安全监管有难度,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主任雷晓凌认为,在其作为人大代表的这几年,从普遍意义上来说,餐饮业的卫生加强了,用餐环境、餐具消毒等都比较规范了,还有食品生产都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当然黑工厂就不能在这个范围了,查到才能处理,因为它不是正规的,正规的企业都要抽查,而且抽查的力度很大,所以跟以前比起来,安全度可靠了很多。食品监管的盲区在逐渐减少,食品安全状况在逐渐好转。(庞黎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