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彭沛)无牌无证上路、任意驾驶、随意调头、乱闯红灯、违法载人载客、乱停乱放……“摩的”种种不良表现,在城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马路杀手”,市民对此怨声载道。今年5月以来,零陵区铁腕整治城区交通,取得良好的成效,特别是非法营运的“摩的”几近绝迹,交通运行情况大为改观。
现象:摩的运营鲜见踪影
8月5日下午5点半,正是人流高峰期,记者前往零陵区步步高门口查看摩的情况。步步高这一地段是零陵区最繁荣、人流量最大、交通最拥挤的地方。以前,步步高门口不大的入口处,往往停着10多辆“摩的”,把大门堵得严严实实的,顾客进出时不得不绕道而行。而此时,这里仍旧是人来人往,不同的是以前依次摆放的“摩的”不见了踪影。
随后,记者又前往零陵区老商校门口对面的停车点,在这里没有看到任何“摩的”停靠等客。根据市民反映,这里以前是“摩的”集聚点,只要公交车一停靠,摩托车就会马上冲到车门口揽客,严重影响了该公交车站点的停靠和市民的安全出行。略等了一会儿,遇到一辆冷水滩到零陵的快巴停靠到站点,只见市民们整齐有序的下车,没有了“摩的”一拥而至影响乘客下车的现象。
市民:交通秩序大有好转
在采访中,市民对于“摩的”整治工作均拍手称好。
唐双双的女儿在一小读小学二年级,谈起“摩的”,她感触蛮多,唐女士说步步高门口本来就很拥挤,下午一到放学时间,更是挤得不行,非法营运的摩托车经常在这条路上左突右蹿,让人提心吊胆。通过这次交通整治,街上的非法营运的“摩的”几乎销声匿迹,交通秩序好多了,安全顾虑也少了。她还说,要是能保持下去,以后可以放心女儿自行上学了。
“我家就住在步行街圣世阳光后面,以前我从超市一买完东西出来,几个“摩的”司机就会围上来了。”梁女士告诉记者,摩的司机将她团团围住后,纷纷询问“到哪里?”“要不要坐摩托?”梁女士感觉很尴尬,并解释自己就住在这附近,不需要坐“摩的”。尽管如此,几名“摩的”司机依然不罢休。最后,梁女士只得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提着东西径直往前走,几名“摩的”司机才停止了“围攻”。而最近,再也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
“现在街上没有不遵守交规的‘摩的’了,感觉很有安全感。”私家车主莫东文乐呵呵的说。谈起非法营运的摩托车,他直摇头叹气,他去年开着新购的轿车到步步高购物,在步步高门口遇上为抢客急速变道的摩的,结果新车前面的保险杆被刮花,所幸没有伤到人。本想上前索赔,但是“摩的”一溜烟就跑了,根本找不到人。
部门:“5+2”、“白加黑”集中整治
用摩托车做为工具来搭客作为一种赚钱方式,它的服务价比公共汽车的稍高一点,但又没有的士价格高,一度成为最便民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零陵公交车站场、居民小区门口、医院等人流密集区非法营运的摩托车较多,扎堆拉客、占据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现象普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全市创“国卫”的大背景大潮流之下,零陵区委、区政府以规范城区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为目的,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营运“摩的”整治月活动。自5月24日起,零陵区交通运输局做了大量前期宣传发动工作,并联合区城管执法局、交警大队等执法部门,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加大巡逻执法、检查力度,通过巡逻劝导、整治打击、严管重罚等系列工作,对多次劝导无效的无证、无照、无牌的非法营运“摩的”并按照《湖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进行暂扣处理。共劝导劝离疑似“摩的”16500余台次,查处查获非法营运“摩的”2160台次。有效打击了“黑摩”以及摩托车违规行为,城市客运环境明显好转。
通过集中整治,目前,“摩的”整治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涉摩交通事故明显降低,城区交通环境质量和运载效率明显提高。
呼吁:完善出行条件
在采访中,也有市民坦言,出行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以前,有些地方公交车到不了,坐个‘摩的’四五块钱就到了,但是坐的士最低10块,而且有些的士还不打表。”该市民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合理调整的士收费,规范收费。
“摩的”整治是好事,解决了市民的安全出行问题,但是从更规范的角度来说,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行网,给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应是相关部门下一步工作的题中之义。
因此,不少人士建议,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深入了解居民出行习惯和出行需求,为城市公交、城乡公交主干线、次级线路以及区域线路的布设和调整提供依据,彻底打击非法“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合理调整规范的士收费,给老百姓出行创造更多便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