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践行群众路线破解“六难”“三案”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周桂生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一段时期以来,人民法院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以及“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六难”、“三案”问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践行群众路线,着力破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用“三个加强”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要大力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干警深入学习领会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打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干警强化纪律法规意识,坚决守住纪律和法律红线,树立“廉洁从政、公正司法”的理念,养成“正人必先正己”的习惯,凝聚队伍向心力,提高队伍战斗力,全面提升工作标准和服务水平。要大力加强诉讼服务。注重对人民群众进行诉讼引导、诉讼服务和法律咨询。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明了纠纷的情况和性质,用人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向当事人解释清楚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维权途径。克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衙门作风,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热情、文明、高效的诉讼服务。用“三个规范”破解“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

问题。要规范诉讼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诉讼服务理念,强化诉讼服务职能,改进诉讼服务方式方法,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方便群众诉讼。规范司法救助制度。做好司法救助工作,让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司法保障,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以最小的代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规范执行工作机制。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依法及时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形成法院内部解决执行难的合力,优化执行职权配置,大力推进执行指挥信息化建设,努力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用“三个平台”破解“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要建设好廉政教育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突出权力观教育、法制教育、廉政文化教育,教育广大干警掌好权、用好权,自觉规范自己的廉政从政行为。要建设好举报监督平台。完善当事人举报制度,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利用法院已有的举报平台,如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网上电子信箱、信访接待室、院长接待日等,以此了解民情、畅通民意,形成对司法腐败现象的高压态势。抓好监督不放松,充分运用来自法院内部和外部的监督,给司法权力涂上防腐剂。积极完善内部监督,强化法院纪检、监察等内部监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对各种违纪现象及时提醒、及时制止、及时从严处理,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借助人大、政协、检察等各种社会力量监督广大干警的执法活动,防止滥用职权、徇私枉法,促进廉洁司法。要建设好信息公开平台。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以此展示现代法治文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履行人民法院社会责任。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司法权力公开,让它在阳光下运行,既可以破除司法权力的神秘感、防止其腐败变质,又可以让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广大干警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方面也接受了人民群众的检阅。公开促公正,司法信息公开最大限度压缩“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空间,最大程度确保了司法公正,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回应了民生诉求,传递了司法公平正义的正能量,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无处躲藏。

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中,破除“四风”,破解“六难”“三案”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法院干警必须树立像焦裕禄一样心里装着只有人民而唯独没有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和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像愚公一样的挖山不止精神和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坚韧精神,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江永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工科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