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构建民生网络提升幸福指数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周新辉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体部署,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祁阳县作为农业大县和人口大县,必须结合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把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打造应保尽保的民生保障网络,提升群众温暖感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后一段时期,祁阳必须把完善社会保障作重中之重,构筑惠及全民的保障网,切实消除人民群众在社保、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一是实现民有所保。全面落实社保政策,切实抓好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三项制度”和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的扩面提标工作,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全覆盖,做到应保尽保。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为辅助、慈善事业为补充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和因病、因灾致贫人员的基本生活,落实好“三无”人员、孤残儿儿童社会福利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全面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二是实现老有善养。加快社区养老中心、标准化敬老院建设,努力打造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温暖之家。全面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让众多的老年人和“鳏寡孤残”者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活得开心、安享晚年。三是实现住有宜居。结合城镇化发展,合理规划建设商品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保障不同收入阶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抓好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实施,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质量,为广大群众建设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

二、打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网络,提升群众舒适感

在不断提升县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基础上,创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三位一体”发展,建立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构建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不断强化为群众服务的功能。一是实行“四集中”办公。做到窗口集中,把分散在各处的办事机构集中到中心开展工作,使群众办事一个窗口解决所有问题,办事不再东奔西走;人员集中,各个局(站所)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在统一的窗口办公,避免办事群众空跑白来的现象出现;设备集中,将各局(站所)配备的设备统一集中到中心使用,提高办事效率;审批集中,一个事项需要多个部门进行审批的实行流水线审批,做到一个窗口受理办理所有流程审批,群众无需自己奔走,只要等待审批结果即可。二是推行“四公开”办事。即公开办理事项,在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公开所有办理事项,每个办事窗口上张贴受理具体业务的类型和范围,使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公开办事程序,用展板的形式将办事流程、收费标准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办事、阳光收费,通过“阳光行为”,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的违纪违法行为;公开申报资料,对申报资料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逐条列出申报事项所需资料,做到办事群众只跑一次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公开承诺时限,将办理事项所需时间列印在事项名称之后,并明确告知办事群众办结的期限,办事群众只需到期来取即可,避免办事群众重复上门咨询办理情况,多跑冤枉路。三是执行“四分类”办理。优化办事流程,针对不同事项分为四类情况办理。即现场办理,对于程序简便可以当场或当日审批的项目实行现场办理,当场办结;联合办理,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站所联合审批的项目,由主办窗口牵头协调,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上报办理,对于需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主办窗口部门负责上报,在规定时限内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帮助办理;承诺办理,对不能当场办理的事项,现场告知办事群众,并在承诺时间内办结。对不符合条件不能办理的项目,受理窗口明确告知申请人不能办理的理由。

三、打造功能齐全的民生设施网络,提升群众幸福感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祁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必须把“水、电、路、信”等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大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一是完善交通设施,保障群众通行安全。合理规划布局交通路网,不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等级标准。对外,构造大通道。以建设衡永高速公路、祁冷快速干线为契机,打造快速交通干线格局。积极配合市里做好衡永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拉通祁冷、木金、黎马等主要道路,畅通与周边县区的出县跨境快速通道。对内,构筑大循环。县城,以缓解交通压力为目的,启动环城北路、环城东路、祁水河大桥和浯溪电站坝桥扩宽工程,续建和延伸一批主次干道,构筑“四纵四横两环”的道路框架,形成交通大循环。乡村,加快完成通畅工程,尽早实现通畅率100%,加快农村客运站和客运招呼站建设,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完善水利设施,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实施好水利设施项目,确保中小河流得到治理、病险水库得到加固、节水灌溉设施不断健全。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抓好城区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和堤防工程建设,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和度汛安全;以全国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实施项目区工程建设,提高四大灌区节水灌溉面积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紧推进小型病险水库治理和除险加固工程,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加力推进湘江等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和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建“蓄、引、提”相结合的农田水利保障体系。四是完善公共设施,保障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整合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升办学水平,迅速完成合格学校和明德小学等工程建设,为人民群众创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加强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构建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加快完善各类文体设施,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努力使群众锻炼有场所,活动有人气、竞技有实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让全县百姓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便捷、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三是完善信息和电力等配套设施,保障群众生产发展需求。加快推进“无线城市”、“

光网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优化网络性能,尽快建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善覆盖全域的信息网络,全面提升城乡电视、通讯、信息服务水平,让群众充分享受信息化时代新生活,打造“数字祁阳”。加快推进电网升级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安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引进央企(省企)参与县城和工业园区建设,以及城市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天然气管网工程和其它城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对祁阳经济开发区新区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完善路网、电网、水网和配套建设,将其打造成为设施齐全、配套齐备、功能完善的新型城市综合体。

四、打造无缝覆盖的民生安全网络,提升群众自豪感

以铁腕治乱的气慨开展“三大整治”,切实扭转社会治理比较混乱的秩序,还祁阳人民一片净土和朗朗乾坤,提升群众作为祁阳人的自豪感。一是大力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牢固树立大综治、大稳定的观念,着力构建以人为本,信息化支撑、网格化治理、全程化服务的社会治理新体系。健全各级应急处突队伍,完善社区“1234”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农村联防联治。坚持出重拳、下陡手、用猛药,对治安突出问题和复杂区域,实行集中整治、挂牌督办;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和打击“黄赌毒”等专项行动,坚决做到“命案必破”,有黑必打,除恶务尽,以扎扎实实的成效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肯定,确保全县综治民调在全省排名较去年前移30位以上,综合治理工作进入全省合格县、全市先进县。二是大力整治建筑市场秩序。增强“投资者是上帝,纳税人是衣食父母”的理念,深入开展投资建设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打击地痞地霸、市霸行霸、村霸街霸和“三强”行为,努力将祁阳打造成投资成本最低、经营环境最优、服务效能最高的投资“洼地”。以祁阳经开区和重点项目、企业所在地为重点区域,找准关键点,选准突破口,抓好集中整治行动,集中查处一批影响恶劣、危害严重的案件,追究一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公职人员责任,惩处一批影响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环境的违法犯罪分子。三是大力整治城乡客运秩序。切实规范合法营运,加强行业服务管理,重点整治公交车不按站点停靠、随意上下客;不按规定发班、收班,服务态度差等行为;城市出租车拒载甩客,不打表、乱涨价行为,做到月月见成效,半年有改观,年内大变样。要加大联合执法和打击取缔力度,坚决打击非法营运和各类“黑的”,从根本上扭转客运市场秩序混乱的状况。(作者系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