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学校与我市共同探讨建立高中自主合作探究现代课堂教学体系
本报(记者 匡皓)
2012年,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在我省教育厅批准下,建立了两所现代教育实验学校,着力开展全面推进素质基础,对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体系,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将这种学习方式推广下去、与省内众校分享改革成功的经验,19日上午,由湖南师大附中关于建立高中自主合作探究现代课堂教学体系交流会在永州南华大酒店成功举办,永州市以及省内兄弟学校600多名教师参加了交流活动。
自主学习:“先学后教”
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走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难发现,学生们基本上是遵循“灌输——接受”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很难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动起来。
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则让学生在课程上思维“动”起来。省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赵雄辉博士说,该模式可以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微社会的交流、合作与生存。“当年辽宁省盘锦‘神童’张炘炀十岁考上大学,而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一个暑假学完高中全部数学课程的‘神童’,这充分说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造就人才。”赵院长说道,“先学后教,能让学习事半功倍。”
合作探索:学生教师角色转变课堂尽情挥洒精彩
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对“学生在每种方法指导下,学习24小时后的材料平均保持率”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结果表示:教师主导下的被动教学方法其材料保持率均在30%以下,而以小组讨论、向他人教授等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法均达50%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当老师时比当学生时会学’现象的原因。”湖南师大附中张胜利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要改变师生的角色,强调平等交流,互动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探索能力是创新不可或缺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不断的探究,才能形成探究的能力。
在师大附中老师吴锦坤的数学科目交流会上,他在“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的课堂演练中展示,该课时第一堂课用来讨论交流数列的概念,将基础知识梳理到位。“学生做不出题,关键原因是对概念的不了解。”
“用递推公式表示一个数列,有何要求?”“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有什么区别?”这些都是师大附中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后留在自主学习册“疑惑摘要”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第二天老师会在班上讲,也可能会单独为他们进行解答。
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贵在创新
也不是说所有的课程都要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将课程以“满堂灌”的方式转变为启发式讲授为主。
“比如在讲到日本侵略中国那段历史时,就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要大胆地讲、咬牙切齿地讲,要讲得学生心潮澎湃,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张胜利说。
“而有的学校推进教育化改革,定下了教师讲课不能超过十分钟的硬规定,这种做法也不对。”张胜利说,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不能僵化,要创新,不能生搬硬套。
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改革,需要破除阻力。张胜利表示,自主合作探究难持久、难落实,要归根于三个方面。第一,“竞赛课、研讨课恐惧症”,让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变得不现实;第二,“课改样板恐惧症”中样板学校的极端做法让广大学校无法做到;第三,“升学率下降恐惧症”让众多学校不敢做。于是,自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难以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落实理念需要健全机制,通过载体,规定动作,持之以恒;实事求是才能落地生根,行动研究,边做边改,不断完善。”谈到解决策略时,张胜利说道。课改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期盼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