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先志 李学锋)蓝山县大桥瑶族乡堡城村是去年“8·16”特大洪涝灾害中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子,全村倒房户达69户,250多人无家可归。一年过去了,灾民们的生活状况如何?近日,蓝山县委书记何冲龙前往灾区探访灾民生产生活情况。为了让灾民早日住进新房,大桥乡按照县里规定,对因洪灾须重建住房的农户给予3万元/户的定额补助。并集中连片建成了“和谐”、“幸福”两个小区,目前,这些倒房户已在今年1月20日全部搬进新居。在村里正在兴建的五保户小区旁,何冲龙详细询问了该小区的建设情况、置换方式等问题,对这种“以村为主,集中连片”建五保户小区的方式表示赞赏。“去年洪灾把我家仅有的一点泥巴房子都冲走了,是政府及时帮忙,给我们搭建了活动板房。”看到村里为自己建的新房,63岁的五保户宾德光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政府又帮我们建一栋两层楼的新房子,这是我和我老娘做梦都没想到的,这辈子还可以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民肖福春也有同样的感受,去年洪灾使他家的房屋倒塌,钱物损失不少。就在一家人陷入困境时,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向他们宣传了县委、政府对倒房户的帮扶政策,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听说县里对我们倒房户建房有补贴,我与在广东打工的子女一合计,老的不去新的不来,干脆就把房子建大点。”如今,依山傍水的大桥堡城村小区的硬化、美化、亮化及排水沟等“四化一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村边的沿河两岸不仅建好了护堤,还栽上了杨柳,给这个边界小村增添一道秀丽的风光。查看过堡城村的灾后重建现场后,何冲龙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所城镇岩口村菜园冲自然村。该村的房屋大都依山而建。去年“8·16”造成全村共有9户房屋倒塌,18户房屋因灾受损成为危房,所有房屋全部进水,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100多名瑶胞无家可归。灾情发生后,市、县、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救援物资,将受灾村民安置在临时帐篷和村党员干部家里。重建灾民新村成了各级政府迫在眉睫的大事、要事。经国土、规划等部门反复论证,决定按照“科学选址、合理规划”的要求实施整体搬迁,将该村30户山脚下的灾民整体搬迁至本村麻池塘实行统一规划重建。镇里按照“5户以上建成新区、10户以上建成新村”的要求,为该村统一规划、统一户型、统一施工、统一“四化一配套”,并将当地的文化、特色有机结合,使新修后的房子和设施更牢固、更漂亮。如今,沿着一条笔直的水泥村道走进村里,一栋栋设计科学、标准统一的新房正在紧张地进行绿化、亮化,休闲文化广场等配套工程正在进行扫尾工作,一幅新农村美景正展现在群众面前。今年74岁的瑶胞骞映红笑着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以前,我们住在山脚下,房子都是木结构的简易房,交通又不便。现在搬到山外面来,政府统一规划建两层,又有补贴,还建成了两个休闲文化广场,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相信今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