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欧春涛)昨日,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春节期间发生在江永县的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一人已经治愈出院,另一患者解除隔离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即日便可治愈出院。2月8日,省疾控专家认为,永州初步打赢了一场人禽流感防控遭遇战,其经验值得总结推介。
1月30日至31日,江永县接连报告了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湖南省今年以来的第二、第三例病例,患者是父女关系,也是我省第一起聚集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颜海林,副市长刘尤碧立即紧急调度,第一时间安排防控工作和医疗救治。市疾控中心除夕夜组织开展样品检测、送省复核,初二赶赴江永调查核实、指导防控工作开展,先后对8份疑似人感染H7N9禽流感样品、34份密切接触者样品、9份病人复查样品、40份外环境样品进行了反复检测;市中心医院迅速开放南院感染科人禽流感专区,将病人转入隔离区,并会同湘雅医院专家远程会商,全力开展救治。此外,江永县的10多个相关部门同步紧张地进行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在省市疾控等部门的指导下,及时部署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县城城区内的两个农贸市场现有活禽进行收购、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彻底清洗、消毒,对县城活禽市场进行了临时休市。
截止2月6日17时,患者杨某(男)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CT等各项检查结果明显好转,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正常,连续三次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脱离危险并解除隔离,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患者杨某(女)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检查正常,连续三次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治愈出院,这是我省首例救治成功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另外26例密切接触者均无发热、咳嗽、咽痛等异常症状,已解除医学观察,病人家属一再感谢党和政府救命之恩。由于早发现、早防控、早治疗,我市取得了人禽流感防控遭遇战的初步胜利,全市春节长假呈现一派和谐安康景象。
■新闻链接
人感染型H7N9的特征及预防措施
一、流行病学特征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注意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传染源。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和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传播途径。具体途径可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
二、主要症状
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其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至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诊治不及时,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
三、普通市民预防H7N9型禽流感的主要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且要在煮熟、煮透后食用。
4、生活中若有感冒、发烧等症状,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资料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