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凤见潇湘墨韵浓——“凤和姐妹”文化组合思考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洋中鱼

3月8日,永州“凤和姐妹”文化组合七姐妹在市美术馆举办庆“三八妇女节”女子书法展,市领导石艳萍、刘尤碧及众多市内文艺界名流前往观展。初到永州新闻网工作时,我就谋划如何利用现代网络传媒为永州的文化宣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除了开辟自己的访谈专栏,我一直还在思考策划一两个文化组合品牌。之前,永州已有“永州七刀”,我在想,能不能再策划一个女子组合呢?直到2013年底,在与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席曹兰芳的一次谈话中,居然不谋而合。原来她也一直考虑协会成员如何将书法与慈善相结合,打造一个书法文化慈善品牌,由此提升女书家的人文修养,扩大永州女书法家群体的影响力,

“以书弘道”。后来,经南蛮、壹禾及几位女书法家参与酝酿,“德行潇湘·收藏优雅”——首届永州市女书法家爱心书法精品义卖活动于2014年初顺利启动,由曹兰芳、李雪梅、邹越、赵红萍、周慕然、段洁馨和杨叶七人缔结的“凤和姐妹”文化组合也由此诞生。《诗经》云:“凤凰于飞,翙翙其羽。有凤来仪兮,见则天下安宁。”简而言之,就是“凤见天下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凤和姐妹”的出处,而

“抱团共处”、“以书弘道”是她们的准则。兰芳,为姐妹之领头雁,好学兼修,诗词、书画、佛学、乃至服饰、美食在行,可谓人如其名,兰心蕙质。其为人谦和,待人真诚。崇尚禅书,研究怀素、传承怀素的人文精神成了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其草书既密不透风,又疏可跑马,墨色枯湿浓淡、变化多端,时而像佛堂香烟,袅袅绕绕,姿态婀娜,时而如风骤雨转,剑指凌云,让人惊奇、惊讶、惊叹。她自己说,她是一位向往诗意栖居的女人,书法在她心中如茶、如诗、如禅……雪梅,早年从浯溪出发,落脚长沙,在那里滚打摸爬,终于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实为不易。其虽为巾帼,却不乏须眉阳刚之气。文章不错,书画尤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其女书融篆、隶、行于一体,似雪中虬枝,遒劲有力,风格自成。邹越,政务琐事繁忙,却不曾搁置临帖,乃至跟人聊谈,口不离《张迁碑》、《兰亭序》,手指跟做临帖状。每逢闲余,不是积极参与读书会,就是闭门临帖。经典国学,烂熟于心,流溢于墨。其书法秉承传统,涉猎诸体。最让人赞赏的是行草,如嫦娥彩袖,纵横环宇。红萍,乃富硒之乡美女,其父乃书画前辈。红萍自幼得父真传,参加比赛,年少扬名。更有俊俏脸庞,博得导演青睐,曾出演电影,实为难得的才女。其字画秉承家风,却又有清新之气。小楷宛若珠玉,又似荷莲,笔力充沛,笔势圆活,情感流露如山间清泉,林间鸟语,让人心弦颤动。慕然,姐妹中的大姐大,常年一副笑脸,恰似平湖春波。琴、诗、书、画,均有涉猎,最可贵的是藏有若干年前自己的手抄诗词。书画师古人,师自然。章草为其特长,源《急就章》与《平复帖》,若风中竹林,摇曳多姿,柔韧有力;又似空中飘雪,洋洋洒洒。洁馨,艺名懿真,生于江永,幼习女书,多年来笔耕不辍,常临帖至深夜。其墨痕如江面水鸟,灵动无比,展翅欲飞。更有一手神剪,将女书与《二十四孝》故事有机嫁接,成为馈赠贵宾之佳品。

杨叶,姐妹中的殿后军,人美、语甜、阳光、青春。其早年师从犹太教育少儿专家,致力于推动激发与塑造少年孩子的梦想教育,且长期从事慈善事业。其基金会名曰圆道,社会影响颇大。其书法起步虽晚,加入组合之后,勤奋临创,正所谓后生可畏。有诸位姐妹相携,必能实现以书弘道之梦想。“凤和姐妹”文化组合的诞生,带给了我很多思考。它甚至让我想到了清初顺治和康熙年间的“蕉园诗社”,那也是一群闺秀的文化组合。她们聚在一起,意在吟赏梅月之风,以添妆台逸兴之情,没想到会在艺术界留下一段佳话,至今为人乐道。而永州“凤和姐妹”文化组合诞生后,不但经常进行书法创作,增添了潇湘墨韵,还经常组织读书会,读《论语》、读《孟子》、读《诗经》等儒家经典,实际上也在重构传统文化,这恰恰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永州历史悠久,人文灿烂,是一本很厚重的书。我想,真要把永州这本书变成“畅销书”,全市人民都该为之积极探索、大胆探索、不断探索。民间文化组合和文化沙龙具有群众基础的广泛性、文化创造的原生性、文化享有的民主性、文化传递的普遍性、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凤和姐妹”文化组合的诞生及延伸,对于永州文化的推进必将具有借鉴意义。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