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沛)
千年古城零陵,遗留着许多历史久远的古街古巷。
记者来到零陵古城东门,宋明两代分别修筑的城门、城墙遗址依然清晰可辨,柳子街、解放南路和老埠头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明清时期的街巷肌理和生活形态延续依旧,水晶巷、总督巷、三多坊等街道历史风貌犹存。
零陵古城历经两千多年沧桑,但其肌理格局基本保存完好,遗存依然丰富。记者查阅《零陵县志》中的《城厢图》,零陵城内主要街区规则整齐,水井与巷子特别多,号称九井十八巷。到清末,城内有12街18巷25坊,重要街道按“两纵八横”布局,纵向有正大街、北正街、后街,横向有府正街、新街、文星街等,河西还有柳子街。今天,当我们步入其中,走在青石板路上,让人感到,路旁仿佛是古色古香的商铺,这里就是昔日南方繁华的古城。
九旬老人李茵为记者提供了20世纪30年代生活在零陵古城的印象。她说:“北门,因为它是北路的要道。第一道城门关了,中间有几间铺子。有几家人家住在城门洞里。再进城又是一座城楼子,大城门都是用石坨子砌起来的。大西门是一个水旱码头,它靠在去河西的浮桥边,它还是一个搭船的大站。早上,凡要去冷水滩、蔡家铺、曲河的都要到大西门来坐船去。要去衡阳、长沙的坐大船。要去河西买糙米的,也要过浮桥去,那浮桥一天繁忙得很,总是走得轰隆轰隆地响。”
记者查阅史记,柳子街位于潇水西岸、愚溪北畔,柳宗元在永州生活期间曾居于愚溪边,后人于溪畔建柳子祠堂(今柳子庙),亦将溪北的古道称作柳子街。由古城出大西门、渡霞客渡过潇水、登踏步而上即为柳子街口,街傍愚溪西去,是昔日的湘桂古驿道,柳子街也便是进入古城前的城郊空间,人们或过往、或小息、或停留,想来昔日的柳子街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
柳子街的总体空间格局为一街一水,以1至2层木构住宅建筑为主,前店后住,临街面一层比较开敞。街区整体建筑风貌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
记者查阅《老埠头新加义舟记》,有记载:“潇水自九疑百折而入于永州北十里之老埠头,与湘水会合,为最古之名区。五代时设有镇,曰潇湘镇,明时改设驿丞曰湘口驿。驿前二水横亘,深阔若无限然,为吾乡所必经之要渡……”昔日的老埠头,更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如今,当我们行走在老埠头青石板路上,仍能想像当年的繁盛之景:布行、米行、油行、杂货行、客栈、酒肆、茶楼。曾经林立的店铺,成群的商贾,甚至柔柔的沿街叫卖声就在眼前,就在身边。
零陵古城有很多巷,如总督巷、水晶巷、鼓楼巷、朱家巷、东门巷等。
它们像一条条毛细血管,密布在古城丰腴的躯体里,每条小巷皆为青石古道,颇似京城的胡同,巷的两边粉墙黛瓦,漏窗巧缀,颇具江南水乡的风韵。巷内建筑,除了云墙和青石院门、台阶,大多是古老的木板屋和一些砖瓦结构建筑。
在零陵古城诸多的小巷中,以水晶巷最为出名。古代水晶巷有几十家旺铺,主要是服务和娱乐健身场所,生意很红火,人气特旺盛。它位于古城零陵的中心,东连中山南路,西接正大街,长约160米,巷宽3米至5米不等,并有多处转弯通道,走进水晶巷像似走进迷宫。水晶巷东连高山寺,西连霞客渡。当记者徘徊在小巷中,无不迷恋着小巷的清幽。无数次地踏上“霞客渡”的浮桥,闲看两岸绿树依依,静听潇水无声流淌,感受斜阳古渡边古韵犹存的小城风景。
而如今的南门小巷内居民中以老人居多,至今还在从事着一些古老的行当,布店、鞋庄、酿酒等。这些老人常常三五一群围在一起下棋,他们有的是昔日祁剧团和花鼓剧团里的名角名旦。
游观零陵古城,记者为大片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而叹为观止,自然也会勾起对那片五彩斑斓的历史云霞而心向往之。
漫步柳子街,徜徉水晶巷,踏在刻满了岁月痕迹的老埠头青石板路上,那一瞬间,沧海桑田,风风雨雨,仿佛都只在一弹指间了。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