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歌历来被视为中国文学的滥觞,是广大劳动人民喜怒哀乐的由衷表达。在这些民歌中,有关爱情的歌谣是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尤其引人注目。爱情具有无穷的魔力,可以激发青年男女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手段去表达爱意,因此,情歌对爱情的表达也是花样百出。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限制爱情自由的传统礼教的反抗,都集中反映在情歌中。由于是人类最真挚情感的表达,所以情歌或热烈奔放、或隐秘含蓄地,但无疑都是发自内心的表露出劳动人民淳朴健康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恰是由于表达最真挚的情感,而情歌又是“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冯梦龙),所以在情歌中也有一些非常俚俗的表达,充满了野趣。
讨亲要讨大脚婆
砍柴要砍蕨拉禾,讨亲要讨大脚婆;
大脚婆来哪些好?天晴落雨打赤脚。
【注】蕨拉禾:一种植物,比较耐烧。讨亲:娶老婆。打赤脚:光脚丫。
【按】在民间情歌中,语言表达有各种形态,或曲折唯美、一语双关,或大胆直白、直抒胸臆。本首歌谣属于后者。首先以砍柴要选择不好看但耐烧的柴起兴,然后直接表明观点:娶老婆要娶“大脚婆”。在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格局下,女子不用过多地参与家庭以外的生产劳动,因此以小脚为美。但这种观念在下层劳动人民看来就完全不实用。因此,歌谣后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告诉我们娶一个大脚老婆的好处:无论晴天下雨,大脚的女人不像小脚女人那样一步三摇,而是可以很泼辣地光着脚丫去干活。可见不同阶层的人审美趣味完全不同。
一条大路起灰尘
一条大路起灰尘,帽子遮面不遮身;
遇见情妹不好喊,假装痨病咳半声。
【注】不好喊:不方便或不要意思喊。痨病:肺结核的旧称。
【赏析】这首情歌描述了两个相爱的男女偶然相遇的场景。女子看到男子时,紧张之下压低帽子,但是“帽子遮面不遮身”,即使遮住了脸,男子看身材还是认出了女子,可见彼此的形象都深深地刻在对方的脑子里。男子看到了女子,但可能是因为有其他的人在场,所以不好意思叫她,但是又不甘心就这样白白地错过相见的机会。怎么办呢?男子急中生智,假装得了痨病,咳嗽一下以引起女子的注意。但这个咳嗽为什么不是“一声”而是半声呢?我想这个“半”恰好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男子欲说还羞的神态,他不是明目张胆地大声咳嗽,而是轻轻地咳嗽了一下,马上收声。
妹吃丝瓜想情郎
小小园地一堵墙,丝瓜苦瓜种两厢;
郎吃苦瓜苦想妹,妹吃丝瓜想情郎。
【注】园地:种菜的园子。两厢:两边。郎:男子,此处指恋爱中的男子。
【赏析】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民间歌谣比较兴盛,其中南朝民歌就有约近五百首,这些民歌的内容几乎全是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从风格上看,南朝民歌普遍呈现出一种哀伤的基调,语言质朴天然,常常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如我们熟悉的《西洲曲》中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句子。
本首情歌颇有南朝乐府民歌的风味。园中一堵墙不仅隔开了两块地,也隔开了两个相爱的人。用苦瓜的“苦”双关思念之苦,用丝瓜的“丝”来双关思念的“思”。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在感情表达上既热烈大胆,又婉转缠绵,语言的生动形象,特色鲜明。堪称天籁。
棒槌捶在石板上
哥在高山妹在岸,妹在河边洗衣裳;
棒槌捶在石板上,只怪妹妹心想郎。
【注】棒槌:洗衣服时用来捶打衣服的木棒。
【赏析】本首情歌是以一个女孩子的口吻,讲述了其在洗衣服时思念情人的故事。“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男子在高山,女子在河边,距离遥远,求之不得,也似乎有《诗经·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山水的阻隔阻断了相见的路,但无法阻断思念的情绪。女子洗衣服无法安心,以至于棒槌都没有捶到衣服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只是因为思念高山上的情郎。动作描绘生动形象,画面感很强,刻画出一个痴情女子的形象。
盼郎归
一根丈带十二围,哥出远门几时回?
堂屋梳头出眼泪,江边挑水忘记回。
酿起好酒走了味,挂起腊肉起了霉。
【注】围:长度单位。堂屋:旧时房屋的起居活动空间,一般在房屋的中间位置,也叫客堂。走了味: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赏析】这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歌谣。女子以“丈带”起兴,长长的丈带象征着男子出门时间之长,也隐含着女子思念的长度。男子出门之后,女子因思念而泣涕涟涟,六神无主,挑水时忘记了回家的路。生活也完全变了样,酿的酒因为时间长没有人喝,味道也变了,腊肉也长了霉。歌中没有直白地表示思念之词,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女子的生活状态所起的变化。家中所酿的酒和熏制的腊肉,平常都是美味佳肴,丈夫在家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着腊肉,喝点自制土酒,惬意而自然,也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朴素自然的幸福。歌谣的意味和《诗经·君子与役》极其相似。
等
郎
心肝哥哥我的郎,我等你等到月进窗;
桐油点了两三盏,鞋底打了两三双。
【赏析】南宋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曾写了一首《约客》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人前半部分写江南黄梅时节的景象,黄梅、青草、池塘、蛙声、雨声,构成了独具韵味的江南夏夜之景。在这种情况下,等待约好的客人,却久等不来,无聊中闲敲棋子,反映了作者内心几多的无聊与无奈、几多的烦躁与不安、几多的茫然与失落、几多的孤寂与闷倦。
等待朋友尚且如此,等待情人应该是怎样的心情?与《约客》类似,本歌谣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晚上等待男子的情况。女子开头直呼男子,等你等得好着急啊,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斜斜地照进窗棂;等你等得那么久,油灯已经燃尽了两三次,无聊中只能做鞋底,鞋底也已经做完了两三双。通过这些事物的描绘,反映了女子在等待中无聊、焦急的心态。
泥牛吃草哥才丢
生不丢来死不丢,要等蚂蚁生骨头;
捏个泥牛路边站,泥牛吃草哥才丢。
【注】丢:抛弃,分离。生骨头:长骨头。
【赏析】汉乐府中有一首诗叫《上邪》的诗,原文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叙述了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来表明自己与男子相爱的决心。本首歌谣有《上邪》之神韵,同样是列举了两种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来表明心迹:除非蚂蚁长了骨头、泥牛可以吃草,我才会跟你分开。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