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和责任的重大,贫困的现实像利箭穿在我一个扶贫责任人的心上。有太多的问题想问她。唯有这句——您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吗?我已不能问、不敢问!(问出来是讽刺,是笑话。)“家里只有八只鸡,五只母鸡,积了这些,便宜一点……”她端着满满的一盆鸡蛋嘀咕。我已无心再听她讲些什么。满脑子想着她们是怎样生活下来的?因为眼中有泪,她数鸡蛋数量时的细节我也没有在意。“连车上那四十个,总共九十六个,卖一块三一个,你给一块二角五分吧!”“老人家,您好精明哟。”同事开玩笑说,“但是您卖便宜了。”我故意给了她两张一百元的钱币,根本没打算要她找我零钱。她固执地退给我一张,要我给她二十元就行了。我谎称只有这两百,没有零钱。我看她有些左右为难,一手拿一张,不知所措。“收了才是对的。”我倒是安抚她。“谢谢!谢谢!谢谢你们照顾我老人家,家里还有点玉米棒子,不值钱,你们拿些……”我见她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角。同事拿了几根玉米棒子。我假装到“厨房”喝水,悄悄地在她煮饭的铝制锅里又放了两张一百元的钞票。辞别了她,我们来到车上,我突然感到还有些地方做得不妥。“不行,拿个袋子,装十个蛋。”我提着蛋,返回到她家。“婆婆,拿个大碗来。”我怕她舍不得吃,又留下来卖了。二话不说,“叭,叭,叭……”手起手落,10个蛋汁入碗。“婆婆,这是我送给您的中饭菜,补补身体。”“怎么好意思啊,谢谢同志!鸡蛋吃完了再来,不要你的钱……记得。”她有点哽咽。来到车上,我不像往常那样谈笑风生,而是满脸严肃。同事误认为我买了“贵蛋”不高兴。我没有辩解。临近中午,来到村委会,郑重地向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反映了林婆婆家里的情况,令人欣慰的是村里正在按程序把她家纳入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直到此刻,我的心情才开始放松下来。傍晚,回到县城,在家做晚餐时,我拿出买来的鸡蛋准备下锅。叭,叭……突然,“不行,这个好像不对,坏掉了吧!”我赶紧叫来父亲辨别好坏。父亲看了一眼说:“一定是放的时间长了,醒了(乡下土话)。不要紧,有点臭的蛋煮出来更香。”我听了父亲的,也是出于对林婆婆劳动成果的尊重。我没有把坏了的蛋丢掉,而是继续打了几个,和了些韭菜油煎至焦黄。果然,一股特有的浓香扑鼻而来。晚餐,父亲就着鸡蛋喝着小酒,儿子因为有“异香”蛋也多吃了很多饭。我边吃边沉思:我们吃的不仅仅是鸡蛋,而是父辈先前的贫穷,是如今贫困户的不容易,也是我辈节俭的美德。这样的鸡蛋,里面还有些什么味道?余生够我好好体味。
复制链接
下一篇
上一篇
返回目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