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们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唐羽

(一)


是儿子的推荐,我才去他店里理发的。

他的头发染成了淡金色,穿得也很“潮”。

儿子说,这个叔叔的理发技术好,能让他如愿以偿。

果不其然,第一次,他就理出了我想要的发型。

儿子还说,这个叔叔总是鼓励他要好好学习。不过,这个叔叔也喜欢打游戏。

知道我们是母子后,再去他店里,他跟我聊得更多。

他说,你儿子很活跃,跟我很聊得来呢。

知道我是陪读的家长,他一边给我理发,一边聊:其实啊,这些孩子到我这来理发,我很喜欢跟他们聊,也想让他们放松一下。学习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也要学会跟人交往啊。

我点头,觉得他说得很对。

后来,他笑着跟我说:你儿子长得这么帅,又很阳光,你要担心点,小心有女孩子看上他哟!

那次,进到他店里,他乐呵呵地:怎么样,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吧?

我看到了墙上那些显得青春而又时尚的画面,便笑答:是的。

哈哈,这是从巴黎归来的大设计师——我的妹妹亲自帮忙弄的!

彼时,看着他那灿烂而又干净的笑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店里的客人会比上边那两家的都要多。

(二)


他,就住在我家租房斜对面那栋最底层的房间。

屋子窄窄的,门的两边堆满了旧板车、泡沫箱等杂物。

他应该有六十多岁了,可是很结实,古铜色的肤色,给人一种很健康的感觉。

站在窗前,经常看见他一个人进进出出。

若是饭点,他总是端着一个陶瓷大碗,坐在门口,津津有味地吃着。天气热时,他会移步至不远处的过道那里,边吃边享受天然空调。

也常常可见,坐在门口矮凳上的他,面前放着两个红色的大塑料桶,正用力地搓洗衣服。

逢年过节之时,亦可见有女子坐在他门前,杀鸡宰鸭,笑眯眯地跟他聊着。我猜测,这该是他的女儿吧。

那日下班,见他正在小区里的林荫下卖菜。我好生奇怪:这个老头,哪来这新鲜的时令蔬菜卖呢?

某个周末,在闲逛的我忽然找到了答案:只见他荷锄而行,正往近旁的小山头走去。

听人说,他的耳朵有些背,也有人叫他“聋子”。

可是,我在想,他的每一天,应该都很快活。

(三)


那天吃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小伙子。

进门来,他坐在我旁边。

刚落座,他就起身了——给大家逐个添茶水。

席间,有人提出,要服务员快点上菜。他,便急急出门,催菜去了。

有人说,要吃饭了,他又是第一个起来,帮忙盛饭。

才吃了几口,他又拿着茶壶,给大家加茶水了。

其他人不时谈论着什么,气氛不错。可他的言语不多,几乎没说什么。

其间,也有几个小伙子,可他们都在专注地吃,与他人谈笑风生。

我忍不住夸了他:小伙子,你好会照顾人,好勤快!

他腼腆一笑:没有呢,这都是小事。

这时,一人说要打包剩菜,他又找服务员要来饭盒,熟练地装着菜。

其实,之前,我与他素不相识。不过,我能觉出,他的一举一动,都不是临时装的,而应该是,长期的习惯使然。

我记住他了——那个我不知姓名,看上去斯斯文文,却很会做事、很会照顾人的年轻人。

(四)


他家在小区里开了一家小超市。

在我看来,他家是角色错位。他的爱人,整天要么是操起锋利的刀砍骨剁肉卖,要么是杀鸡宰鸭,而他呢,一个身材并不弱小的大男人,却只是坐在玻璃柜台后边收收款。

第一次去付款,听到

他的声音,我便有点暗暗感叹:这么纯正而又清透的男中音,不去唱歌真是可惜了。

去的次数多了,也跟他熟悉了。

付款时,那些零头,他总会省掉不收。见有人微信支付后摇红包,他也笑着会问一句:摇到多少啊?

好几个晚上,去买东西时,见他都在辅导儿子做作业。我看到,家庭作业本上,有他一一用红笔批改的痕迹。遇到小家伙有不懂的地方,他也会耐心地讲解。

一天中午,在家的我,忽然听到有人在房后大声地喊:哪个刚才买了一瓶营养快线?无人应答,却听得有人问何事。探头往外一看,是他:刚才有人在我店里买了一瓶过期的营养快线,是我小孩卖的,我想追回来!反正,那个中午,他骑着电动摩托车,在小区里的房前屋后一连绕了几圈,边绕边喊:是哪个刚才买了一瓶营养快线,是哪个刚才买了一瓶营养快线?

每次路过,都可以看见他,或是在收款,或是在看手机。而他的神情,一直都那么平和,那么安静。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