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岩普陀山麓的博望坪,在高空俯瞰,极像一只放飞的鸽子。这只鸽子,只是在做一次短暂的停留。然而,那场惨绝人寰、缺失了人性的战火,以及被毒气弹夺去生命的八百具遗骸,让它的心疼痛得不愿意再一次飞翔。它要用血性的怀抱温暖八百个不再的生命,用它悲呛、咳血的声音,唤醒入侵者最起码还没失却的未泯的良知!三将军八百壮士的墓地,再无刺鼻的硝烟弥漫,花岗岩雕刻的墓碑很高,直冲云天,衍生出一种绝不屈服的民族气质,这样的气质,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这块褐红色的大地。我点燃一支烟,斟一杯浓烈的酒,祭奠七十年前抵抗入侵者而牺牲的将士们。
有一个将军叫吕旃蒙,他是冷水滩区普利桥镇上坝子塘吕家村人。
1926年,吕旃蒙从永郡联立蘋洲中学毕业,顺利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38年,日寇的铁蹄践踏神州大地,再次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三期的吕旃蒙领中央军校上校副总队军衔,请缨上前线杀倭寇,报国仇。一腔报国雄心感染了国民党第六军第二预备师师长陈明仁,他毅然接收吕旃蒙,并委以上校参谋长兼补充团团长的重任,得以与师长陈明仁共同率部奔赴越南抗日,旋即转战广西,参加南宁反击战,这就是后来有名的昆仑关战役。
第二预备师是国民党部队的精锐部队,在德式武器的装备下,顽强抗击日军。吕旃蒙率领部队不断乘胜追击日军,敌我双方在宾阳、来宾、柳州沿线展开白热化激战。昆仑关战役打响,吕旃蒙协助师长陈明仁督阵,歼敌数千人,击毙日寇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给日军王牌部队以重创,立下了赫赫战功,昆仑关战役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将士打败日军、驱逐日寇的决战斗志。
陈明仁在昆仑关战役总结会议上高度评价吕旃蒙将军,说:“在昆仑关战役中,如果没有吕旃蒙参谋长挺身而出督战,激发将士以一敌十、血染疆场不怕死的决心,在关键时候,把防御战转变为主攻战,一举击垮敌军的嚣张气焰,我们预备第二师就不可能存在了!”
1944年9月,日军由湖南向广西发动疯狂报复式的猛攻,在日军大举进攻的强势战术下,守军由防御战改为了阻击战,但还是未能抵挡日军报复式的反扑。日军攻占永福,截断桂林与柳州的交通。为保卫广西东北交通枢纽,战区以十六军团第三十一军第131师、第四十六军第170师特种部队及其他特种部队共同负起坚守桂林三个月的战略任务。时任第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的吕旃蒙在明知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临危请缨,与日寇以死战。
1944年10月底,侵华日军10余万人分三路在炮火的掩护下进攻桂林,吕旃蒙与三十一军军长贺维真指挥部队利用防御工事和溶洞地形奋起反抗,打死打伤日军两千多人,桂林守军的防守工事有如钢浇铁铸般的纹丝不动,飘扬的战旗在风和硝烟中猎猎作响。面对飞机、大炮都摧毁不了的工事,日军指挥部做出了地、空合围的策略,迅速攻占了七星岩高地,妄图用山炮和发射燃烧弹将象鼻山、叠彩山摧为平地,暴雨般的炮弹迫使守军撤向七星岩口阵地,凶残的日军旋即对守军施用毒气弹、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被迫退入七星岩洞内的131师391团官兵、伤员约800余人全部被困在洞内壮烈牺牲。
奉令突围的31军参谋长吕旃蒙率部向猴山坳突围,但属于吕旃蒙奋起还击的阵地已是弹丸之地,又无援军,霸得蛮的吕旃蒙便集中火力在一个深夜撤退到德智中学附近,率部利用德智中学做掩体与日寇激战,终因久战无援,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