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竹亭小学位于冷水滩区梧桐路3号,始建于1968年2月,原是珊瑚乡白竹亭小学,2009年3月升格为城区小学。学校占地面积7340平方米,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830余人,专任教师31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14人。学校坚持教育教学改革,走科研兴教之路,形成了“团结·务实·奉献·进取”的校风,“敬业·爱岗·学习·发展”的教风和“勤学·多思·自信·创新”的学风,体现了以德育为首,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立德树人
突出德育首位
该校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教师用独特的品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每周例会坚持政治学习,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教育法》及上级有关的文件;要求每位老师每期做好自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并列入了教师年度考核记分细则;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黑板、宣传橱窗等进行宣传活动,每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营造德育氛围。“创文明班级”、“文明之星”等的评选,让学生感受自我管理带来的提高;母亲节感恩活动,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苦和关爱;学雷锋活动,让学生感受雷锋的真诚和大爱;服务孤寡老人活动,感受付出的幸福等。
立足课改
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该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到名校观摩学习,如许市中学、杜郎口中学、马坪学校等;确定了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对广大教师进行了一系列专业培训,从观念的转变、理论探讨、操作程序等方面作了研究;提出了“自主高效”课堂模式,即导入课题—明确目标—小组合作讨论—汇报交流—练习检测。
该校抓实各个检测环节,要求每位老师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三个点,保证学习效果。课前集体备课,通过对教学参考书、作风、习题的钻研,互相探讨,在争议中找到最科学适合的教法和学法;课中推门听课,学校领导随时进课堂听课,检查教师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运用电教手段,是否因材施教等;课后教学反思,提倡教师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开展自查自纠。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了“好学生吃好,中间生吃透,差生吃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争创平安校园
力促孩子健康成长
该校始终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采取封闭式管理,老师们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安全情况,时时刻刻牵挂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中。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方案与措施;制订了路队管理制度和领导值日制度,指导学生放学排好路队走出校门和过马路;配备专职保卫人员,加强学校的门卫管理,严格出入登记制度;每期举行了两次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安全消防演练,让学生学会使用灭火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疏通心理上受到的压力,心理咨询室就是学生的避风港。
强化老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近年来,该校围绕“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这一主题,紧扣“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水平”这一核心,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求教师每月写2篇学习心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远程教育学习,多角度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每期都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中老年教师帮扶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指导普通教师,从思想交流、课前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到教学过程设计、课后反思等进行随时交谈,跟踪听课,重点强化“示范课”、“随堂课”,举行课堂教学比武,让教师逐步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该校去年在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得了7枚奖牌:陈俊斌同学获得男子200米第二名;女子团体4×100米获第三名;李忠霖同学获男子跳远第一名等。冯田芬老师去年参加全市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二等奖,刘文老师获全区教学比赛一等奖。胡娟、李斌、罗咏月、唐万年等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均在全区荣获一、二、三等奖。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白竹亭小学所有教职员工将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续写学校的辉煌,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放飞自己的梦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