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顺
9月10日,江永县委、县政府召开规模、规格空前的“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师德标兵”表彰大会,48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了隆重的表彰。今后五年,这些名师、名校长经考核合格后,将继续享受这项殊荣,这标志着作为“教育优先”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知名工程”正式实施,江永教育发展从此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江永县率先开展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师德标兵等“知名工程”建设,在江永一中建立高中教师名师工作室,江永三中建立初中教师名师工作室,江永一小建立小学教师名师工作室,由县教育局把好关,统一管理,严格评选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县财政每年给名师工作室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培优、骨干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开展。
除这项工程外,江永县还下大力气解决优质教育不足及城区学位紧张难题。往年的九月,江永城区起始年级的许多学生家长非常焦急,不知是否能顺利入学;江永一小、实验小学、民族中学、江永三中的校长也焦虑不堪,学位紧与学生逐年增多的矛盾始终困扰着这几所县城中小学。有家长宁愿把孩子送往县外优秀学校就读。但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9月3日,江永县第三小学揭牌仪式如期举行,潇浦中心小学正式更名为江永第三小学,正式向城区招生,为暂时缓解小学起始年级学位紧张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相配套的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也应运而生,一是对现有学校的招生布局进行调整,集中精力办好江永一中、民族中学、江永三中、江永一小等优质中小学,留住优质生源;二是准备以公办或民办的形式投资约1.2亿元,新建一所规模约为4000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不足和城区学位紧张的问题。
教师人才外流严重,引进优质人才困难,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困扰江永教育。为应对这些难题,县委、县政府全力实施“扩容、温暖、安心、人才”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扩容工程”,就是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的方式,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着力解决学位不足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决定,凡是学校需要就地扩容,学校周边又有空地,不管土地价值如何,必须优先考虑学校需要。“温暖工程”就是通过增加教育投入,解决广大师生工作、生活难题。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教室温暖工程”,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分三年投入36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学校课桌椅、黑板和讲台的维修与更换,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改厨改厕”工程。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争取用五年的时间,全面改造农村中小学校食堂和厕所,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
“安心工程”,就是通过实施边远山区农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按偏远程度分别给予200元至5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使优秀老师安心从教;通过用好用活政策,整合资金,计划三年建设教师周转房1048套,建筑面积51580平方米,让教师安居乐教;大力实施教育扶贫计划、春蕾计划,与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绝不能让一个孩子读不起书;积极争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工程”项目,力争每天为学生提供一次免费营养餐,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人才工程”即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重点引进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以及职业教育紧缺专业教师,对工作满5年的博士、全日制研究生和“985工程”、“211工程”全日制本科生给予优厚的生活补贴,留住优秀人才服务江永教育,逐步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千帆竞发,民生最大;百舸争流,教育为先。在“教育优先”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江永教育这艘帆船将劈波斩浪,将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作者单位:江永县教育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