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玉
审计部门执行力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贯彻落实国家审计政策、法律、法规及围绕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完成审计工作目标任务的能力。影响审计工作执行力的因素有多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决策,科学的决策是保证执行正确方向的前提;二是制度管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的关键;
三是激励,有效的激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手段;四是素质,良好的队伍素质是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的保证。
审计人员工作执行力不强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表现:
一是进取意识淡化,执行缺乏激情。审计职业的“终身制”和审计人员的“老龄化”、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岗位上缺乏竞争压力,客观上造成了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工作目标不高,只求过得去,工作一般化,主观上缺乏对提高审计执行力的认识,工作上缺乏激情和主观能动性,机械教条办事,科学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工作效率低,质量不高。
二是为民意识淡化,执行目的不明。存在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够强,图享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比贡献比待遇,缺乏“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审计要求。
三是纪律意识淡化,执行缺乏自律。存在纪律松弛,遵章不严,随心所欲;对自己要求不严,只严于律人,而疏于律己。认为别人这也不对,那也不是,缺乏纪律观念、制度观念和律己意识。
四是示范意识淡化,执行虚假敷衍。有的领导干部在执行过程中,甘当“传声筒”、“留声机”,对于上级下达的指示或命令,只是习惯用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认为只要是会开了,话讲了,文件发了,工作任务就完成了,结果是形式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解决什么问题。有的领导干部满足于求平安,不讲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怕”字当头,畏首畏尾,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
提升审计工作执行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在领导干部中提升执行力。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关键是要强化领导干部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调查研究,善于用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事物;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能够在吃透上级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审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二要在服务大局中提升执行力。在工作中,要树立大局意识,不断拓宽工作的“广”度;树立问题意识,不断挖掘工作的“深”度;树立水准意识,不断提炼工作的“精”度。要牢固树立“民本审计”观念,加强对关系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的审计监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建设。要以促进科学发展的眼光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努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分析和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促进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在科学的机制中提升执行力。当前,审计机关应以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工夫,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制度的可执行性。把职责明确到岗,把责任落实到人,规定完成时限和目标要求,实行全方位责任目标管理。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行管理责任制,逐级负责,层层落实,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推动审计各项工作落实提供保证。
四要在严谨细致中提升执行力。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审计人员要常怀有敬畏之心,正确处理
“位”与“为”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执行审计项目过程中要追求精细。每一个审计步骤和细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千方百计地把事情想得细上加细,把工作干得好上加好,从“严”、“细”之处体现审计工作依法行政的精神风貌,使审计质量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可靠,把审计风险防范工作落实到平时。
五要在队伍建设中提升执行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工作执行力的重要保证。在队伍素质建设方面,应当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学”。要以常用常学、专业精学、急用先学为原则,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审计人员学政治、学业务、学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二是“培”。采取“请进来,送出去”、专题辅导、集中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断改善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三是“考”。要坚持以考促管、以考促学的素质建设思路,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四是“树”。就是要善于发现身边典型,善于树立典型。要开展以评选“先进科室、先进工作者、优秀审计组、优秀审计能手、优秀审计项目”为内容的“评先树优”活动,在机关营造人人奋发向上,个个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市审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