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铲除污染源——冷水滩中心城区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纪实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让养猪场搬走了,

臭气没有了,环境卫生了,居民的日子过得舒坦了……”6月18日,记者一行来到冷水滩区梅湾街道的竹塘村坳上、新屋、竹塘三个组采访,听到最多的是三个组的居民的赞美之声。

冷水滩中心城区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刘洪波告诉记者,多年来,冷水滩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养猪成为了一些居民的积习,而城中养猪导致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污染环境,致使生活在养猪场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为了创“国卫”的需要,冷水滩区把猪场搬迁作为了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从去年10月份开始,通过半年多的艰苦工作,目前,中心城区136家养猪场已搬迁130家,搬迁生猪17100余头,拆除猪场25家,总面积达6700余平方米,彻底根除了中心城区的这一大污染源。

连日来的几天采访,记者见证了冷水滩中心城区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的整个过程。

部门联动

合力攻坚

城区养猪场的环境卫生治理一直是创“国卫”的一个难点,搬迁养猪场更是一项问题多、难度大的工作。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冷水滩区政府从环保、城管、畜牧水产等9个单位及各相关街道各抽调一名负责人,组成了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整治工作。

“由于牵涉到养殖户、猪场租赁方等多方的利益,城中村养猪场的搬迁工作从一开始就不是件容易的事。”6月17日,在冷水滩区创卫办,刚组织小组成员开完每周例行“碰头会”的专项整治组组长刘洪波面对记者感言道。

刘洪波告诉记者,在养猪场整治任务确定后,专业组先后制定了《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和《养猪场污染专项整治工作督查制度》,并建立联系人督查、专业组督查和区创卫督查组督查相结合的督查方式,加强督查督办,推动落实。

“搬迁工作是一件大难事,再难的事,我们也要尽全力把它做好!”刘洪波坚定地说。

在实行养猪场搬迁的过程中,部分养殖户不理解政策,表现出消极拖延的情绪,严重阻碍整治工作的进展。为此,专项整治工作组多次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组成工作队深入猪场逐一走访,挨家挨户向养猪户发放《整改通知书》,耐心细致地向养猪户宣传相关政策,明确养猪场搬迁的坚决性、彻底性和紧迫性。

同时,为鼓励养猪业主自行搬迁,冷水滩区对猪场搬迁实施多项优惠政策,对同意并在规定期限内自行搬迁养猪场的养猪户,相关部门按照大猪(50公斤以上)60元/头、仔猪30元/头、有繁殖能力的母猪100元/头的补偿标准发放猪场生猪搬迁费,并协助饲养主查找新址供其参考。在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普法宣传和人性化的补贴制度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养猪户对搬迁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梅湾街道办事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整治组工作人员的大力帮助,使得许多养猪户的猪场搬迁比预期中快了许多。”

梅湾街道办事处和村、组搬迁工作人员积极地帮助养猪户解决实际困难,有的养猪户人生地不熟,工作人员主动帮助他们到官冲、刺木冲等地联系选址;有的养猪户人手不足,在搬迁过程中街道、村组干部帮助赶猪、转运;有的养猪户需要专业技术帮助,街道积极到相关部门联系技术人员为养猪户对新猪舍进行规划、消毒。

拔除“钉子”

顺应民心

专项整治组副组长吕永东告诉记者:“猪场搬迁工作之所以难度大,关键就是有难啃的‘钉子户’,拔掉最主要的‘钉子户’,其他养猪户的工作就好做了。”

冷水滩区苗圃周某的养猪场及曲河街道逸云路社区文某养猪场是困扰周边群众多年的两家“钉子户”,他俩的猪场一直是当地的污染大户,同时也是这次整治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苗圃周某的养猪场有存栏生猪930头,猪圈占地面积1300余平方米,是冷水滩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养猪场。近3年来,相关部门多次上门做工作,但周某始终态度坚决,拒不搬迁。今年2月份以来,专项整治工作组积极与区苗圃土地开发协调小组等部门协调,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劝导近十次。在小组成员耐心细致地思想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渗透下,周某终于在3月初签订了猪场搬迁协议,并于4月份完成了自主搬迁。

而曲河街道逸云路社区养猪户文某不仅态度恶劣,拒不搬迁,还暗中煽动其他养猪户抵制专项整治行动,经街道申请,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集中职能部门和街道的力量,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此“钉子户”启动了行政处罚程序。强大的法律政策压力下及深入细致地思想工作,使文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并于今年元月14日签订搬迁协议,按时间要求已搬迁完毕。

6月17日下午,记者在苗圃原养猪场所处位置看到,占地千余米的养猪场已经拆除过半,大部分猪舍内部已清空,养猪设备都已不见踪影。在现场检查工作的一位城管局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他们将对残留的猪场设施进行捣毁,组织相关人员对地面环境进行清扫和重整,防止死灰复燃。

“听到猪场搬迁的消息,我们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无不拍手叫好!”一位年过60的居民老周见记者采访,主动上前与记者答话。

老周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几年,养猪场排出的粪水四处横流,造成周边一带臭气熏天,蚊蝇乱舞,严重污染了村里的空气质量和路面卫生。过肥的污水流入附近的农田、池塘,还一度造成村民庄稼和水产品的减产。“现在这个污染大户终于搬走了,以前臭气熏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