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正直做人廉洁做事——读《爱莲说》一文有感

2022年02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唐文平

第一次读《爱莲说》时,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只觉得文章短小精悍、脍炙人口,但着实没有理解作者的毕生心志和文章所蕴含的精神和精髓,近日,借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的集中学习,再细细品味这篇千古绝唱,不得不为这位理学开山鼻祖的高洁和高远所感动。作者周敦颐是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学的奠基人;他为官多年,清廉勤勉,“为政精密,务尽道理”,曾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辞官抗议,与顶头上司据理力争;在《爱莲说》中以莲喻道德高尚的人,文如其人,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百花之中,桃杏、李菊,互显风流;牡丹、芍药,各擅胜场。唯独周敦颐一生酷爱和独爱莲花,建有“爱莲堂”,凿有“莲池”,以莲来体现自己的高洁品行,以莲来倾诉自己的清雅脱俗,以莲来寄托自己的清正廉洁,以莲来蔑视污秽浊流,由此,成为千古爱莲第一人。莲如廉。莲之品,在于正;廉之美,在于洁。莲之可贵在于“正”和“洁”。文中“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不可亵玩”,五个“不”把莲的“正”和“洁”品行描述得淋漓尽致,其精神内涵可概括为正直刚正、洁净纯朴,喻示着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廉洁,揭示了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还存在着物欲横流、贪污腐败、道德滑坡等诸多不良现象。

我们经常看到被揭露的贪官的经历,多是“根红苗正”的,曾经也属“莲花”系列,但随着地位的升迁,各种诱惑的日增,“人致察则无徒”这句中国古典的熏染与姑息,一旦随波逐流,往往越陷越深,直至覆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因此,领导干部需要有着和莲一样的品格,以事实为依据,以利民为目的,做到刚正不阿,才会被群众拥戴。身为领导干部,要如莲一般“不蔓”、“不枝”、“不可亵玩”,正直做人。做到在权势面前不失节,面对权势,不趋炎附势,不献媚讨好;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刚正不阿,维护公平正义。做到在逆境面前不动摇,面对逆境,坚定理想信念,鼓足勇气,不怕挫折,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到在困难面前不退缩,面对困难,不气馁不退缩,咬定目标不松劲,知难而进不言弃,攻坚克难谋发展;做到在法律规章面前常怀敬畏之心,面对法律规章,不折不扣,自觉遵守,带头执行,自觉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身为领导干部,要如莲一般“不染”、“不妖”,廉洁做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莲的洁净和纯朴,写出了莲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以此要求我们始终保持真善美的品质,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以平常心处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警钟长鸣;慎思、慎独、慎行、慎微,防微杜渐。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洒脱做人,不与假恶丑同流合污;在工作中要满腔热忱、满怀激情、执著追求,讲责任、讲奉献、讲纪律。莲,可谓真君子,莲的静洁、雅致,可见为不随俗浮沉的君子品质;莲的庄重、质朴,可见为不哗众取宠的君子秉性,莲的豁达大度,可见为刚正不阿的君子姿质。莲,乃廉洁楷模,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不应成为功名的傀儡,被利禄锁上枷锁。做一名如莲的真君子,成为清正真实的写照,作为廉明浓缩的倩影,更是人生品质的升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