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智
第一次住进儿子新买的别墅,明远老汉觉得很舒服。
他觉得住城里的别墅,跟在村里住自己的瓦屋没什么两样。
别墅临山靠水。山是青山,林木葱笼;水是流水,从青山林间哗啦啦流出来,一直穿过后花园边墙的亭台板桥,再注入别墅前院垂柳依依、石径环绕的那眼荷塘。第一次走进这带前院后院、有古木花果、有亭台楼阁、有荷塘草坪的别墅,明远老汉觉得真是到了天堂仙境。他在心里感叹这么多年的苦还真的没有白吃,儿子还真的如村里人所称赞的,算是有了大出息。
儿子把他领进门,交待了一些必须交待的事项,说要去忙公司里的事,就开着他那辆铮亮的小车一溜烟走了。
一个人守着这偌大的院子,睡在一个明净空阔的大房间,明远老汉真担心晚上睡不好。但他熄了灯一躺下,听见荷塘里那一声声好听的蛙鼓,他的心很快就平静下来,很快就舒心地进入了梦乡。
第一晚睡得这么好,这么踏实,这么香甜,他以为是一路坐车旅途劳累。但第二天,他同样睡得好,睡得踏实,睡得香甜。他觉得自己还真有些享福的命。
儿子出来办公司之前在县城工作,他跟老伴时不时去县城住上几天。但每次去,他都睡不好。儿子在县城的房子按理说也不赖,楼上楼下,房子很宽也很洁净,但他横竖睡不着,觉得没在乡下住得舒服。老伴看他贴烙饼一般在床上辗转反侧,说他没享清福的命,住惯了村里的瓦屋,择床。
现在住在别墅里,却能舒舒服服地睡觉,他猜想,大概是儿子现在的别墅有山有水,有荷香蛙鸣,有草木花果,环境跟他住了几十年的乡间差不多的原因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他觉得自己还是没有逃脱住乡间的命,他也由此敬佩那些造别墅的人,把屋子造得跟住在乡间一样,却能卖到比城里的楼房高几十上百倍的价钱,这些造房子的老板也真的是聪明透顶了啊。
明远老汉感叹老伴没他福气好,没能活到住进别墅的这一天。如果老伴能跟他一起,住进这跟乡间一样舒服美气的别墅,那该多好啊。要是老伴也跟他一起住在这别墅里,他肯定会跟老伴把园子侍弄得好好的。比如在墙角的空地上种上一些时鲜的蔬菜,一畦白菜或一畦小葱,一蔸丝瓜或几棵茄子豆角。还可以在荷塘里养几只鸭子,把塘里的肥泥掏上来,沤一个肥堆,隔三差五扒肥堆里的蚯蚓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吃了蚯蚓铁定长得风快,那样鸭蛋每天也就有了。
可惜老伴早两年走了,没能像他一样,住到儿子新买的别墅里享福。唉,是可怜的老伴没享清福的命啊!因为睡得好,因为住得安逸,他也就断了种菜养小鸭子的念头。他不能让邻居小看了他,说他是改不了劳苦忙碌命的乡下人。
他喜欢听荷塘里那一声声清脆的蛙鼓。他觉得,有这蛙鼓声,能够在蛙鼓声中舒心安然地睡觉,种不种菜、养不养小鸭子都不重要了。
很快习惯了住在别墅里的生活,他觉得这样很好。他开始像城里人一样,过悠哉乐哉的生活。清晨和傍晚,总爱背着手,在别墅区的林荫花径里散步,呼吸飘散着淡淡花香的清新空气。
一次散步回来,晚了些,他坐在荷塘边的躺椅上看月亮,想象着这个月圆之夜,遥远的乡村这会儿该是怎样的热闹啊。这时候,蛙鼓声响了起来。“呱—呱—,呱—呱—”,青蛙的叫声雄浑而霸气,明远老汉凭经验猜想,荷塘里这只青蛙应该很肥大、很壮硕,应该是过了几个冬天的大青蛙了。
他忽然就来了兴致,想逗一逗这可爱的青蛙。他随手从躺椅下摸了一颗石子,抛进荷塘里,噗地一声,石子落水,把一轮明月击得扭成了麻花。但那蛙声却没有停,显然那只蛙没有受到惊扰,依旧把蛙鼓敲得不紧不慢。明远老汉又摸起一块稍大点的石头,朝蛙鼓声响起的地方投去,石头击破了一片肥大的荷叶,砰然入水。奇怪的是,那蛙鼓声还是没有停,蛙鼓依旧敲得从容,依旧敲得震天价响。明远老汉有些好奇,莫非这城里的青蛙真的不怕人?他欠起身来,捡了一块更大的石头,朝荷塘中砸了过去。那蛙鼓声还是没有停。天啊,莫非这青蛙的耳朵聋了,莫非这青蛙真成了精?
明远老汉站起身来,找来一根长木棍,朝着蛙鼓声响起的地方戳去。他戳遍了荷塘所有的角落,那蛙鼓声还是没有停。后来,他抡起木棍,在荷塘里狠命地敲打,直到把一池绿荷都敲打成满池碎片,把池里的金鱼逼迫得跳上了岸,那青蛙依然敲着蛙鼓,“呱—呱—,呱—呱—”,蛙声始终那么从容,那么不紧不慢,那么雄浑霸气,那么震天价响……
这一晚,明远老汉被这蛙鼓声搅得怎么也睡不着。直到晨光照进窗户,那蛙声才停了下来……
明远老汉对那蛙声百思不得其解,他终于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告诉他,那蛙声是电子青蛙发出来的,每天傍晚准时响起,每天清晨准时结束.....
明远老汉听后,发了好一阵呆。最后他对儿子说:“你回来,把那只青蛙杀了吧,它吵得我整夜睡不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