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岳麓师训铭心间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永州日报

□成少华

日梦岳麓风,夜梦岳麓雨,更梦岳麓一片云,载我岳麓去。与岳麓山暌违整整三十年,期间也有几次因为参加高考改卷而驻足母校,但三十年来,更多的时候,是在偶尔回想中,深沉记忆里和无限的期待和祝福中关注母校点滴和变迁。三十年前,我是一个青涩、懵懂、忸怩的农家子,有缘高考胜出,以县文科第二名成绩得以负笈岳麓山荫庇、覆盖之下的湖南师范大学。三十年的尘涛烟雾洗刷了多少铅华,我也多少趋于稳健、成熟,但是,母校作为自己青春剪影最浓重的背景,不时拥入梦来。美学教授杨安仑字字珠玑,张会恩教授谨严缜密,叶幼明先生诙谐机趣,凌宇教授鞭辟入里······浸润着当时求知若渴的我们。在我个人记忆底片上,特别铭记的,更有郭建勋师对我的着意训诲和厚重情谊,谁说大学老师和大学生之间只有知识的传承、思维的锻铸?郭建勋师对我的训诲和情谊,二十五年,珍藏愈久,愈是甘醇。

郭建勋师自福建师大硕士毕业到岳麓山下执教师大的,他从乡村教师一路打拼来,魁梧沉稳,睿智深沉,他指导过我们去他的家乡涟源一带涟钢中学教育实习。记得试讲时,我惶恐紧张,只知道个人一意的阐释、灌输、宣泄、咆哮和张扬,但郭师却点评我“你一堂课下来简直就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我多少以能说会讲自矜,郭师这一不无溢美之词的褒扬恰到好处地切中心弦,简直就叫我心花怒放。临实习结束,与郭师走在涟钢小路上,郭师不经意对我说,以后教书,要练习写点教研论文,积累下来就好了。我当时嘴上应承,心里很是不屑,作为一个将来旨在驰骋文字,指点江山的人,一个以大小说家、师兄韩少功之辈自诩的人,怎会写小儿科之类的、匠气十足的教研论文?从教二十五年,当我真正悟到教而不研则浅,专业发展遭遇瓶颈时,自己倾慕那些在语文核心期刊发文的同行时,我才自惭形秽,才觉得二十五年前郭师告诫何等语重心长!可惜我没有遵循,有愧郭师叮嘱趔趄走过二十五年语文之路。

四年后的躁动夏天,在离别的伤感笼罩下,郭师在我的“湖南师范大学毕业纪念册”上,用工整的小楷写上这样的文字:“离别最大的好处在于提供了重逢的机会,我希望在那时,你少了拘谨,多了些洒脱!”俨然兄长叮嘱语气,并且还把自己的黑白寸照认真贴在上头,多少期许和嘉勉蕴含其中!

大学毕业前几年,浮躁的心远没有定性,觉得自己有郁结,有诉求,好像要立马振作奋飞的样子,于是就写信向郭师倾吐。郭师不久回信,用毛笔写在竖排信纸上,蝇头小楷,秀美隽逸。他说,有的人是参天大树,耸入云霄,有的人则要做小草小花,寂然无闻,但关键是自己努力过,抗争过,求索过。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即使做小花小草,这几年在学术上也有建树,还提到自己在最近台湾出版的一本书。他说,你要考研,想考福建师大那边的研,他如果联络得上,是可以提供些情况的······随着岁月变迁,一切随风而殒,惟有这些亦师亦兄的告诫嵌刻于心!我平淡、平凡、平庸地过着一天天,真要较真想想自己失落的志向,有时在溟濛泪眼中恍惚看见郭师魁梧高大的身影,睿智深沉的风姿。这样,年深月久,就更怯于向自己师长表露和展示自己的心声,疏离、隔膜就这样无形拉开了,二十多年来我没有问好和告慰郭师一声。好在这些年有网络,我隔一大段时间就不自觉地百度一下郭师的名字,知道您调湖大了,知道您是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知道您出版《赵匡胤传》,知道您是湖湘“博士文丛”

的主笔之一……我就这样用百度出来的信息,满足对您的思念!

郭师,你一定还记得二十五年前那个拘谨的我,乍一见面,你一定认不出二十五年后的学生我了,我有点发福了,性格谈不上洒脱,但沉稳多了,我现在还是学校一个很普通的语文教师,如果我还应该告诉你些什么,这当然算不上什么,我得过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荣誉,参加过国家级骨干培训,今年还有幸在湖南省中小学高端研修项目培养对象遴选中入围,可能培训地就在师大,到时我要见见一别二十五年的我的老师,您不会责备我的唐突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