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康
“永州八景”大致产生于清代,是永州古城的八处胜景。有人认为“澹岩秋月”是八景之一,也有人认为应是“廻龙夕照”,孰是孰非?后者是对的,前者属“芝城八景”。至于“芝城八景”,刊载于明隆庆《永州府志》。永州知府戴浩作序写诗:“芝城八景,元柳诸公未有题品者,岂当时八景之名尚未显焉?抑群公赋咏偶未及耶?夫山川之景在处有焉,不有以指状之,则无以表其名,孰知其为景?不有以发挥之,则无以显厥奇,孰知其为美?今郡中之景如愚溪、西山、澹岩、摩崖等,数前辈皆有题咏。惟此八景为未备,使山灵怀惭,林壑耸诮,亦吾官是郡者之所耻也。是以不揣固陋,僭为数韵,序以引之。庶几雄辞雅制发于形容,遗珠拾璐,亦得联络而前也。”
芝城的得名,据明洪武《永州府志》载:“玉芝,宋咸淳中产于城东试院。次年戊辰(1268),郡人胡跃龙以《礼经》魁南省,后因名郡为芝城。”此后,零陵城便有“芝城”之称。
其一《天梯晓日》:“梯接青云万仞高,六龙扶日山岧峣。晴开玉宇天章灿,暖逼金茎露气消。京国仰瞻三岛近,郡城南望九疑遥。文林况有鸣阳凤,览德双飞下紫霄。”此景应指东山,东山是郡城最高处,古有石阶如梯可登山顶,观日出实属胜景。“郡城南望九疑遥”一句可印证。柳宗元贬永初期,住千秋岭龙兴寺,经常到东山游览,与法华寺僧人交往。他在《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诗中写道:“石栈夤缘上”,陡峭的石阶,我们拾级而上;“悠若天梯往”,好似攀着天梯悠悠晃晃。当然,柳子看到的不是旭日,而是晚霞:“映日雁联轩,翻云波泱漭”,雁群在落日霞光下高飞,烟云如万顷波涛般荡漾。
其二《万石亭高》:“峥嵘怪石耸层空,上有高亭结构工。檐近斗杓秋易入,池临江郭景无穷。捲帘翠挹靡芜雨,朴座凉生岛屿风。公暇倚栏吟望处,九疑如在画图中。”零陵城北有万石山,山多怪石,下瞰碧沼。山上建有亭台。万石亭为唐代永州刺史崔能开掘修建,周围景致奇特,山石怪特。遗址在永州市四医院宿舍背后北面一带。为永州古城的重要坐标之一。元和十年(815)正月五日,柳宗元作《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并刻碑以纪念。
其三《湘水拖蓝》:“湘江雨过野烟消,万顷玻璃入望遥。寒映渚蒲青隐隐,暝连汀树绿迢迢。鸳鸯隔浦羞传影,翡翠藏身巧避娇。尤称晚凉斜日下,采莲人贬木兰桡。”此景指湘水。潇湘二水在永州蘋岛相汇,称湘口,为潇湘之源。古人有时以湘代潇。如元结《朝阳岩下歌》:“朝阳岩下湘水深,朝阳洞口寒泉清”。柳宗元《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其四《嵛峰叠翠》:“层峰如黛接湘川,半带晴云半带烟。衡岳翠光堪并秀,武陵和色漫争妍。一拳实立青霄外,万仞高撑白鸟前。安得振衣凌绝顶,蓬莱海上访群仙。”嵛峰在零陵正南二十五里,孤峰锐立,四望如卓笔,以其超逾群山,故名。也有人认为其山行如“俞”字,因以为名。嵛峰在凼底乡。
其五《澹岩秋月》:“仙岩秋静寂无风,明月团圆挂碧空。入竹影摇金锁碎,映花香湿玉芙蓉。清光遥射林间鹊,寒色偏欺涧底龙。闻有仙人吹玉笛,夜深骑鹤最高峰。”此景常被误为永州八景。澹岩,又名澹山岩,在零陵南13公里,富家桥之澹山脚。有黑亮二岩,为石灰岩溶洞。亮岩洞顶有两米见圆的天窗,每当明月在天,洞内便月影徘徊,灵光闪烁,堪称奇景。此岩元结、柳宗元没有涉足,黄庭坚写下“永州澹岩天下稀”的诗句后,从此游人如织。
其六《愚岛晴云》:“雨过西山霁色间,庆云蟠结似楼台。溪头映日频舒卷,洞口从龙自去来。晴影半天连海峤,瑶光一道接蓬莱。何当下副苍生愿,散作商霖遍九垓。”此景在愚溪,与柳宗元直接相关。愚溪在柳子庙前,西山之南,原名冉溪,柳宗元改溪命以明志。他迁居愚溪后,构筑“八愚”胜景,写了《八愚诗》等,“
终为永州民”。“八愚”包括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八个景点,遗址仍在。
其七《怀素墨池》:“荒池百尺绕僧居,墨迹千年尚未除。沙嘴雨干留鸟篆,草头烟散露虫书。昔年洒翰人何在,此日怀贤景自知。莫笑余波了无用,
曾出化龙鱼。”此景在东山,与“绿尺蕉影”类似。
其八《紫岩仙井》:“紫岩佳景擅潇湘,产此灵泉独异常。长日彩云腾瑞气,四时玉液带天香。色同仙掌三秋露,味若宫壶九醞浆。尤恐夸娥爱奇绝,一霄移入帝王乡。”紫岩仙井在零陵城南文星街张浚故居门前。张浚为南宋名相,曾迁谪零陵,在文星街筑草堂,命名为“三省堂”,为取水方便,在门口开凿一口水井。其十八世孙女为明代天启皇后,她命族人张勉学重修水井,并镌刻“紫岩仙井、天启陆年”几个大字,保存完好,水井仍在使用。张浚故居已修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